焦作日报社在新闻策划过程中对版面策划尤为重视,要求编辑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力求版面活而不乱,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如1996年6月3日的焦作日报一版,就是编辑精心创作的一个精品。这天,既是江泽民总书记为焦作题词“发挥优势,艰苦奋斗,振兴焦作”一周年纪念日,同时也正值焦作市建市40周年纪念日到来前夕。报社编委会对这天的报道进行了精心的策划,让记者写了一批质量、文采俱佳的新闻。画版时,编辑从固有的思维定势中跳出来,以“眼(头条)”为主,“点(专栏)”、“式(版式)”兼顾,既让头条醒目突出,又使专栏活而不乱,用线和浅网圈定,全版共安排了15条新闻和2幅大照片,品种齐全,既有中国报纸传统式的技巧,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尤其是丰富的色彩对读者视觉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该版先后被评为1996度河南省新闻奖好版面奖和1996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奖好版面奖。
编辑介入新闻策划,一个不易被人重视的作用即是拾遗补缺和保证策划的善始善终。
新闻策划过程中,有心的编辑会在众多的来稿中,寻找到与策划有关或相近的稿子,如果能拾遗补缺,及时安排见报,则会为整个报道锦上添花。为迎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焦作市多位书画家联合创作了一幅高30米、宽8米的巨幅牡丹图,准备敬献给世妇会。1995年8月2日,捐赠仪式在东方红广场举行。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柴国庆亲自采写了题为《国色天香染大地 疑是花神降人间——巨幅牡丹图敬献世妇会》的消息,并配一幅牡丹图照片。尽管编辑在版面安排上进行了精心处理,但总感到版面单薄。为此,编辑又从众多来稿中,精编了两篇有关焦作市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及巾帼闯市场的稿子予以配合,使整个版面内容互为呼应,重点突出,为头条进行了有益的补充。
对于报纸、期刊来说,要增强可读性,就要设置好的专栏,这同样离不开策划。往往一个好的专栏或一个好的专版创意与实施,可以办活一张报纸、一份期刊,可以提高报刊社的知名度,在读者中产生巨大的反响。同时,还可以培养带动一批名编辑、名记者和优秀通讯员。
精心策划专栏,并不受报纸层次高低和地域大小的限制,无论是大报还是小报的专栏编辑,只要是成功的策划,专栏都会产生巨大的反响,都会赢得读者市场一一报纸编辑会碰到许多优秀的新闻照片,但那简单的图片说明并不能让编辑解渴,那么它就更不能让读者解渴。于是,《解放日报》于1996年8月推出了“新闻照片·背景故事”这一专栏,定位于“展现普通人风采、关注老百姓现实生活”,推出了《庄妈妈和她的净菜社》、《昔日纺嫂今驾地铁》等不起眼却贴近百姓生活的报道,经常成为中央或地方电视台制作节目的新闻线索,读者对此栏目十分喜爱。
好的专栏设置同样会给期刊带来知名度和相应的读者市场。
四、特色意识
我国著名编辑家、现代报刊编辑先驱邹韬奋说过:“没有个性和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更没有希望了。”特色是现代出版的生命。没有特色的出版物就如同没有鲜明个性的人一样,四平八稳,平庸乏味,不受欢迎,迟早要被淘汰。市场这快“蛋糕”在激烈的竞争中被瓜分得越来越小,要想占有比较多的份额,报纸、期刊、图书都必须在特色上狠下功夫,变“大路货”为有特色。
所谓编辑的特色意识,即是指编辑在出版工作中主动地把形成、保持和发展本出版社(报刊社)的特色置于首要地位,注重用鲜明的、独具一格的特色树立本出版社(报刊社)的社会形象,进而形成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编辑工作指导思想。
选题的开发和策划,是出版工作的核心环节,关系着整个出版运作的得失成败。现在,各出版社和编辑对选题策划重要性的认识是很充分的,但是怎样使选题策划更深入,让策划出的选题上档次则还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大课题。相对而言,过去我们在选题论证中所坚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衡量标准,并不是某个选题被接受的全部理由,而只是国家和社会对我们所编辑出版的出版物的基本要求,是一般出版物都应具备的起码条件。从出版工作者自身的角度来说,我们的选题论证应当在坚持两个效益标准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标准——事实上在实际工作中也已经存在了这个标准,这就是选题还必须对形成、保持和发展本出版社(报刊社)出版物的特色、树立本社的社会形象有一定的价值。编辑的特色意识使编辑在选题策划中能够自觉地运用这个标准衡量选题,对选题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策划方向更明确,定位更准确,因而策划的深层次化也就有了更加可靠的保证。
从根本上说,要求得出版物的特色,就是要在出版物上显示编辑的独特作用,展示本社与众不同的编辑优势。所以一个有特色意识的编辑在出版工作中始终都不会是一个被动的角色,他既要尊重作者,又要指导作者;既要满足读者,又有调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