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校对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校对人作为校对的主体,其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图书质量的优劣。做一名优秀的校对,应具备“博”、“熟”、“淡”三方面的素质。
人都说编辑是杂家,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编辑,知识面必须广阔,即博,编辑如此,校对亦然。校对作为编辑工作的延续,是整个出版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图书质量好不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虽然主要取决于书稿的内容,但校对质量的好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一本好书,光是思想性强、构思新颖、文字表达好还不够,还要出版好,使好内容能够准确无误地出现在图书中,从而使图书从内容到形式都很完美,这个任务主要是靠校对工作来完成。
编辑在编稿的过程中,一般采取通读方式,主要是对全书的内容进行把握。而校对则是对原稿负责,逐字逐句地看校样,在一定程度上说,比编辑看稿更仔细,更见文字功夫。同时,校对工作除“校异同”的职能外,更包含有“校是非”的责任,也就是说,校对的过程也是对原稿提出质疑,发现编辑错编或漏编的过程,是对图书精加工、深加工的过程。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校对,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
校对每年经手的图书千差万别,不同门类、不同学科的都有。即使是同一门类的图书,所涉及的内容也十分繁杂,范围也不可能是单一的,往往出现多种知识、多种学科相互交叉、错综的情况,这就需要校对对不同学科的知识广泛涉猎。
“熟”即熟练,熟练是做好校对工作基础的技术要求。校对人员每天要看大量稿子,字字句句在眼前“走”过时,都要用锐利的眼睛和敏捷的大脑快速决定其对错,而“快”则是熟练操作的结果。熟能生巧,熟能生快,恰似庖丁解牛一样,开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再以后,就达到了“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的境界。校对人也一样,开始看稿子,看到的是一篇篇一段段,错字错句如游鱼般滑过,竟浑然不觉,被别人指出时,方大声慨叹。这时就要注意调整自己的位置,把自己融入其中,用心体会正确的校对技巧,最终达到那一篇篇、一段段变成一个个。眼睛学会了看“字”,继而大脑跟着一字一句地判断,那错字错句自然会轻松地蹦出来了。另外,一部书稿中字体字号是否统一,标题序号是否统一,目录与正文、注释与正文是否一致,捕捉此类技术性差错,对于一位优秀的校对人员应是驾轻就熟。这样就自然地做到了“彼节者有问,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所以,校对人必须熟练地掌握校对技能,才能于游刃有余中达到优秀。
“淡”,是指淡薄名利。长期从事校对工作的人都知道,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要静下心,坐得住,也就是说,要长时间地伏案工作。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与外界打交道,不仅自己的思维空间受到限制,就是交际空间也大为缩小,人都说编辑是为人做嫁衣,却很少有人想到,校对更是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当一本本优秀图书(当然这其中还包括出版流程中各个环节不同人们的劳动)受到社会认可时,人们会说某某人写了一本好书,或某某人编了一本好书。这时的校对人至多会捧着自己校对过的图书,长长地舒出一口气,感到又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一部书。但当一部书出现质量问题时。人们马上会问:“这书是怎么校对的?”校对人亦会诚惶诚恐地回想:当时是什么什么情况,怎么会出现这种错误。这一名誉反差是何其大啊!作为一名优秀校对人,必须要适应这种反差,而这份适应性和忍耐性,则绝不是一个贪图名利的人可以做到的。
许久以来,社会上,甚至是出版界自身,许多不真正懂校对的人认为校对只是一种机械性的工作,凡识字的人都可以做得来。加之校对部门不是直接的创收单位,长此以往,渐渐形成了一股轻视校对工作的风气。当然,这种轻视大多是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中。因此,校对人虽然清醒地意识到了自己工作的神圣性和重要性,却必须学会调节因不受重视而造成的不平衡心理,这样才能保证校对人以平常心态处理好一天天繁杂的工作。
6.3 电脑校对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与紧密结合,促进了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与繁荣,据有关研究显示。目前因特网已将一百九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联结起来。神奇的网络技术于出版业方面,正改变着我们的一系列习惯方式:来稿均为软盘,从而不存在校文字的“异同”问题;组稿约稿只需要用电子邮件与作者联系,修订稿子也只需要通过FTP功能即可双向传递稿件,随时对书稿进行补充和修改;电子邮件功能也同时改变了传统的宣传、销售方式,出版社将最新出版物的目录、图书简介、征订单等直接传递给因特网用户,比传统的邮递省时省钱也更方便……校对,如果仍循规蹈矩,显然难以适应未来全新的出版方式——网络出版。
图书的质量就是图书的生命,然而近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