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德,奥斯卡是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倡导者
王尔德(1854~1900)爱尔兰戏剧家。1854年10月16日诞生于都柏林,1900年11月30日逝世于巴黎。
他是19世纪末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倡导者。在小说和诗歌创作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
王尔德出生在都柏林市一个有名的医生家里,母亲在写诗上小有名气。1874年,王尔德在都柏林三一学院获得优异的成绩后又到牛津大学马格达林学院攻读古希腊经典著作。直至1878年,在美学思想上受到牛津教授瓦尔特·佩特与约翰·罗斯金的影响。1876年,他曾到意大利和希腊旅行,进一步接触了古代非基督教的耽乐主义的文化,这对他后来的艺术理论与实践有很大影响。从1878年起,他在伦敦定居。
王尔德在牛津学习期间即已开始他的文学活动。他因《拉凡纳》(1878)一诗得到大学的奖金。这首诗已开始体现王尔德的艺术观点:“诗歌应像一只水晶球,它应使生活显得更加美丽而不那么真实。”“所有的艺术都是颇为无用的。”
王尔德的父亲死后,他的母亲移居伦敦,在她的沙龙里经常接待文艺界名流,王尔德也得以与他们交往,并向他们宣传自己“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王尔德主要的艺术观点是:不是艺术反映了现实,而是现实反映了艺术;现实社会是丑恶的,只有“美”才有永恒的价值;艺术家不应带有任何功利主义的目的,也不应受道德标准的约束;艺术家的个性不应受到压抑,而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才能出现真正的艺术自由。王尔德的艺术主张,散见于他的论集文《意图》(1891)与《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的灵魂》(1891)等著作中。
在伦敦社交界、王尔德以惊世骇俗的文学主张,奇装异服与机智锋利的谈吐引起注意。肖伯纳说过:作为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人。一个善于谈话与讲述软事的人,王尔德的伟大是无与伦比的。
1880到1883年,王尔德出版了两个剧本,这些并不是他的代表作1882年,他到美国去旅行讲学,1883年又来到巴黎。这些活动使他在国外获得相当大的名声。
1888年与1891年,王尔德先后出版了有名的童话集《快乐王子集》与《石榴之家》。这些童话对自私、残暴的行为作了谴责,对受欺凌的弱者表示同情,而且歌颂了他们善良、纯朴的心灵。王尔德的童话雕凿痕迹较多,不像较早的欧洲童话创作那样富于泥土气息,但是它们文辞精美,音调铿锵,诗意浓郁,也属世界童话创作中的上乘之作。
在小说方面,王尔德著有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与短篇小说集《亚瑟·萨维力勋爵的罪行》,二书都出版于1891年。《道林·格雷的画像》一书最鲜明不过地体现了王尔德的哲学、美学思想。由于它的怪诞的情节与明显的寓意,与其说它是一部小说,还不如说是一个长篇童话。书中的美少年道林·格雷相当于一般童话中的美丽的公主;引诱格雷走上堕落道路的亨利爵士,则是“邪恶的巫师”;替格雷画像保存了他的青春美貌的画家哈尔华德,有如“当教母的仙女”。道林·格雷在耽乐主义的引导下,纵情恣乐。他相信,人的幸福是不受道德原则约束的。哈尔华德是“美”的崇拜者,他倾注自己的全部热情与技艺,创作一幅道林·格雷的画像。格雷一天比一天堕落,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他的外貌虽然毫无变化、他的画像却一天比一天衰老、丑陋。这件事年磨着格雷,使他终于向画像刺了一刀。当人们听到叫喊走进房内时,只见墙上的画像再度焕发出青春的光辉,可是地上却躺着一个死人。一把刀插在他的胸口,他的面孔皱纹遍布,憔悴不堪,作者的寓意大致是:耽乐主义固然不错,但至高无上的还是“艺术”这本小说的主人公其实只有一个,就是作者自己。书中所写的,或是作者自己正在实行的生活方式,或是准备实行的生活方式,或是他的信念。王尔德有一次写信给一个崇拜者说:“巴齐尔·哈尔华德是我心目中我自己的形象。亨利爵士是世人心目中我的形象;道林是我但愿自己能够成为的形象——只不过不要他那样的年龄。”
王尔德全部创作中最有成就的还是他的戏剧。有人认为他是促进19世纪末英国戏剧复兴的作家之一。他的剧本,大都在1892年1895年间写成。其中《莎乐美》(1893)是诗剧。
《温德梅尔夫人的扇子》(1892)是正剧,其它都是喜剧。
《莎乐美》是个独幕剧,用的是《圣经》中莎乐美诱引希律王杀死先知约翰的故事。该剧王尔德原用法语写成,由友人译成英语。少女莎乐荧为了要吻约翰。居然唆使希律砍下约翰的头。莎乐美吻了盛在银盾牌里的约翰的头以后,希律王又命令卫士打死莎乐美。这出戏反映了王尔德的艺术观:为了追求卒受与美,可以不顾一切,牺牲一切。
王尔德最有代表性的剧作都是反映上流社会的所谓“问题喜剧”。故事都发生在有钱人家的客厅里,一般都与婚姻、爱情有关,每出戏里总有一两个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