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感与求知欲,同时留些时间与空间给自己健康、持续学习、家人相处与社会回馈等。
现在、过去、未来
中文不像英文有那么多现在、过去、未来等时态的分别。在这一点上,中外有所不同;中外皆然的,则是对时间有些选择性的偏爱。在现在、过去、未来三种时间形态中,我们对过去和未来有些特别的情结。
过去的愉快或幸福,在时间的沉淀之下很容易突显,往往夸大其事。
过去的痛苦或悲哀,在时间的冲刷之下,很容易淡出,往往恍若云烟。
我们对过去,有一种往好处归纳的情结。
我们对未来,也有一种往好处演绎的情结。
对未来的机会或期待,很容易扩展其各种可能,往往异想天开。
对未来的危险或困难,很容易简化其各种关卡,往往自欺欺人。
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我们最不经心的,就是现在。
在归纳和演绎之间,我们最没有办法面对的,往往就是现在。
现在,一不小心就成了未来和过去之间的鸡肋。是未来还没有到来之前的过渡,是过去还在徘徊不去的余韵。
现在的美好,难比过去的回肠荡气,难比未来的令人雀跃。
现在的痛苦,总比过去的更为真实。总比未来的更为切身。当然有些人是另一种状况,过去的痛苦永远是一道道越来越深的创伤,未来的困难永远是一步步越来越恐怖的陷阱。这些人从另一个方向对时间做了大多取舍,结果是忘记了现在,轻忽了现在。
在工作的世界里,特别容易如此。尤其是做了一个中层主管之后,过去的挫折已在脑后,未来的挑战尚且遥远,只有现在的难题最是棘手;过去的成就可以信手拈来、琅琅上口,未来的机会可以纵横规划、大展宏图,只有现在的资源和任务,不大不小,难以施展。
对时间的这种偏爱,真是很大的偏差。如果真要有所偏爱,我们应该偏爱的是现在。
心灵沟通
再好的、再坏的过去,也已经过去了,和现在的我们无所相干;再好的、再坏的未来,也尚未到来,我们不必因而手舞足蹈或心惊胆战。
只有现在的快乐,是最需要体会的;只有现在的困难,是最需要解决的;只有现在的机会,是最可以掌握的;除了现在,我们别无所有。
当我们可以如此认识的时候,也就会发现:当现在流逝为过去的时候,我们可以增添多少美丽的回忆;当未来转化为现在的时候,我们可以兑现多少的机会。
哈德的遗憾
美国德克萨斯州有一个颇有名气的富翁名叫哈德,哈德在生意处于鼎盛时期离开了人世,他临终久久不闭眼睛,家人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说,他用尽了全身的力气说出了最后的一句话:“我好想开一次小提琴演奏会!”
哈德自幼酷爱拉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小提琴家,然而他一直默默无闻,家境也日渐窘迫,他再也无法忍受因贫穷而遭受的轻蔑,一狠心摔了小提琴,并发誓永不拉琴。他在获取财富的道路上成功了,然而却永远离开了自己痴迷的小提琴,他内心常常感到失落的痛苦,最后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有人觉得哈德的遗憾没有道理,因为如果他坚持拉琴,结局很可能是一世穷困潦倒。然而,这其实是一种深刻的遗憾,它道出了人生的一大悲哀。
什么是成功的人生、幸福的人生?答案可能因人而异、千差万别,但认准人生的目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才有可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与幸福。西晋文学家张翰说:“人生贵适志耳,富贵何为?”财富的积聚不等于幸福的增加,而心灵的扭曲却是痛苦的根源。陶渊明看不惯官场腐败,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隐田园,吟诗作赋,自甘清贫,自得其乐。他是成功的、幸福的。不然,中国的历史上就会多了一名庸庸碌碌窝窝囊囊的小吏,少了许多光照千秋的文章。孔繁森献身边疆建设,把造福人民群众当成自己最大的幸福,虽然死后只留下几块钱,又有谁能说他不成功、不幸福呢?
心灵沟通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即便失败了也是值得的,因为奋斗过了,而奋斗本身已经体现了人生的价值。相反,放弃目标,为世俗和物欲所累,去做自己本不喜欢做的事,即便成功,也没有多大的人生乐趣可言——这是哈德临终的遗憾,应当给我们以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