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3)和《奇异酒店》(1934)中歌舞场面的镜头组接紧凑、生动、活泼,显示了他有声电影剪辑艺术的一定水平。
他剪辑的其他著名影片还有:《海上权威》(1934)、《老处女》(1939,旧译《长相思》)、《香笺泪》(1940)、《血溅大西洋》(1943)、《烈士血》(1944)、《钟楼魔影》(1946)、《蓝色面纱》(1951)、《街头雄狮》(1953)等。
奥地利作曲家沃尔夫逝世
奥地利作曲家雨果·沃尔夫在维也纳去世,享年42岁。
沃尔夫在1875年至1877年就读于维也纳音乐学院,后因坦率批评教师而被开除。1875年结识德国伟大的音乐家瓦格纳,并受其鼓励开始创作歌曲。他为默里克、艾兴多夫、歌德等人的诗谱写了大量歌曲,一生当中约创作了300首作品,但大多数的作品都是在其死后才出版。
1903年,马克斯·赖因哈特导演的马克西姆·高尔基的《底层》显示了戏剧界的觉醒气氛。精湛的舞台技术、细腻的演员表演和导演手法,使戏剧彻底改头换面。
赖因哈特的名字是与现代戏剧改革联系在一起的,开始他本人也是个演员。1894年起,这位奥地利人受聘于奥托·布拉姆的柏林德国剧院,但对布氏的自然主义导演风格却越来越疏远。1903年初离开德国剧院后,他接手柏林小剧院;同年2月又接管了柏林新剧院。从此他不仅当导演,而且还成了剧院老板。以后的几年中,他把他的柏林舞台扩展成为一个戏剧帝国。赖因哈特把剧院理解为“生活中的庆典”,是一个能让观众从日常生活遁入梦幻和想象世界中去的媒介,赖因哈特导演的戏剧内容丰富、装饰讲究和充满想像力,剧院上演的剧目从古希腊罗马到莎士比亚;从德国传统剧目到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戏剧,可谓应有尽有。他醉心于那些冲破传统剧院建筑局限的所谓圆环形剧院和大场面戏剧。1919年,他在柏林把舒曼竞技场改建成大型演剧场。他甚至把整个城市都当成了舞台,如他策划的萨尔茨堡戏剧节。
马克斯·因哈特
与赖因哈特不同,1898年建立了享有盛名的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康斯坦丁·S·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则以自然主义导演传统为出发点。他要求舞台布景和装饰的每一个细节都必须与剧情相符合。这位剧院领导以这种方式不仅为观念创造了完美的幻景,也使表演者容易进入角色。演员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教育中最重要的对象:集中练习、角色表演和对环境知识的准确掌握,使演员能够把自己的感受和感情投入到塑造的舞台形象中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正是借助这种演员训练方法(直到如今仍为好莱坞的所谓演员排练场所用),使他导演的俄国剧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和安东·契诃夫的作品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
赖因哈特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主要是以他们的实际工作来影响现代戏剧,而英国的爱德华·戈登·克雷格则首先用他的理论著作来影响导演舞台布景艺术。克雷格是最认识到演员在舞台上的手势动作的重要性的人之一。他传统的导演概念,要求用简单而有风格的布景、集中而剧情相适应的灯光效果来取代他那个时代看似逼真实则虚假的舞台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