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年鉴之1903> 第17章 宗教、哲学(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宗教、哲学(3)(1 / 2)

《经济学的异端邪说》(Econornic Heresies:Some Old-Fashioned Questions in Econornic Theory)伦敦,麦克米伦出版社和纽约,基础丛书,1971年版。

《经济管理:1972年的中国》(Economic Management:China 1972)伦敦,英、中教育研究所1973年版。

《现代经济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Economics)与艾特微(John Eatwell)合著,伦敦和纽约,麦格罗—希尔出版社1973年版。

《对国际贸易学说的看法》(Reflections on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马萨请塞,麻萨诸塞大学出版社1974年版。

《对观代经济的进一步贡献》(Further Contributions to Modern Economics)牛津,布莱克并出版社1980年版,纽约,阿蒙克,夏普出版社1981年版。

《发达与不发达之面面观》(Aspects of Development and Underdevelopment)剑桥与纽约,剑桥大学出版社1979年版。

2.其他

《一位访华者的书信》(Letters From a Visitor to china)剑桥,学生书社,1954年版。

《中国的文化革命》(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China)编辑,伦敦,企鹅丛书,1969年版。

《凯恩斯之后》(After keynes)牛津,布莱克井出版社和纽约,巴尼斯和诺贝出版让1973年版。

鲁宾逊也许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异端经济学家。她在新古典主义主流经济学内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对马克思经济学和政策的内容与意义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她促进了最初由凯恩斯和克拉斯基提出的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她与斯特拉福等人共同促使新古典主义批判的兴起,这种批判预示着一个较少决定论而较多现实性的崭新范式。她对墨守陈规经济学家的自鸣得意提出了尖锐的挑战,这些经济学家更关心分析法与专业的社会地位和谋生之道;很少关心分配、贫困、非正义和受压迫的民众,例如政府权力为阶级所利用这些紧迫性问题。她同时对意识形态在经济理论中的必然性和作用有着深刻的分析;特别是它的社会控制功能及其在形成科学地分析的假设时所起的被人忽略的作用。

她最初的主要贡献是解决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年,1920年第8版)中所潜伏着的,1926年由斯特拉福所指出的问题,即竞争与公司收入减少职能之间的冲突。体现在不完全竞争理论中的鲁宾逊解决方式,是通过创立与边际收益相等的边际成本的最优化而提出边际学数学。尽管竞争问题和根据边际生产力的分配问题基本没变,但公司说(The Theory of the firm)得到了拯救,至少从平衡分析的精致逻辑分析法来看,情况是这样。

作为马克思著作的最新研究者,鲁宾逊强调历史社会和制度性结构,因而强调和国家资源分配与平衡相对应的分配问题。她在作这种强调时,并没有采纳劳动价值学说。在许多方面,她受克拉斯基对马克思经济学的资本积累与增长的重新阐述的影响。

30年代早期,鲁宾逊在帮凯恩斯制定与阐述后来在《通论》中提出的分析方法方面,起过重要作用。随后她提出了凯恩斯思想的早期解释;她是一位重要的凯恩斯主义信徒。鲁宾逊还强调克拉斯基与凯恩斯同时并独立地作出了与凯恩斯思想相类似的思想贡献。

鲁宾逊最重要的贡献(至今还有人怀疑)在于促进了政治经济学新研究方法的诞生,一种综合了李嘉图,马克思、凯恩斯,甚至新古典主义因素在内的方法。剑桥学派,英格兰学派、新方法都集中研究增长与分配问题。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在一个不平衡、不确定,资本积累、增长,生产有着选择性的功能、并从一个领域向另一个领域转变,以及权力结构构成市场运行的基础的世界里,探寻新古典主义对与增长率有关的资本数量的认识的一贯性与完满性。(对生产,增长,和分配理论来说)。这种分析一部分以她对利润与增长间双重关系的认识为基础:增长是利润(现实的和预期的)的一种职能,利润也是增长的一种职能,这是一个不能由因循守旧的新古典主义或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所能简单处理的复杂问题。在鲁宾逊理论中,生产理论与分配理论表现出一幅比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迄今为止所描述的标准还要复杂得多;尤其是无限制得多,且为新古典主义者所强烈抵制的图景。有人认为她的不完全竞争理论威胁着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像赫克斯所提出的那样(或许是错误的);这种来自后凯恩斯主义的反革命威胁也许还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