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年鉴之1905> 第32章 国运纪事(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章 国运纪事(4)(1 / 3)

《警钟日报》被查封。《警钟日报》的前身是创刊于1903年12月15日的《俄闻警事》,由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对俄同志会创办,主编蔡元培,执笔者有汪允宗、刘师培等人,揭露沙俄侵占中国东北的罪行,抨击清政府的卖国外交政策。日俄战争爆发后,群众对局势日益关切,《俄事警闻》遂于1904年2月改名为《警钟日报》,仍由蔡元培等主编。内容除原有栏目外,增加了殖民消息、世界纪闻、国内警闻等专栏。该报详尽报道日俄战争,对德、法、英等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主权进行激烈抨击,谴责清政府的外文政策,抨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揭露各地官吏的贪污、专横情况,并加简短评语。重视社会教育,详尽报道各地学校开设、宗旨、课程设置等。批判封建主义、三纲五常,呼吁妇女解放。对“义和团”、“会党”作明确的肯定和宣传。以干支纪年,下注西历。为扩大影响,《警钟日报》很注意宜传的通俗性,曾用白话文发表过《告农》、《告小工》、《告会党》等文章,表明了一种向下层劳动人民作宣传的倾向。因为该报戴文揭露德国对山东的侵略密谋,指责清廷外交失败,触怒了德国驻沪领事克纳贝而遭指控,本日上海道袁树勋便函请上海租界会审公廨将它查封,巡捕到新马路《警钟日报》馆,拘捕了发行人戴普鹤、校对胡少卿及几名印刷工人,报馆即日被查封。从改名到被查封,共出338期,报纸销路除本埠外,国内近30个城市尚有出售、派售。

3月28日。黄遵宪逝世。近代著名诗人、中外文化交流的先行者黄遵宪,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1848年出生。举人出身。1877年,被任命为驻日本公使馆参赞,深受日本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医学的汉学家欢迎。他悉心研究日本历史,写成《日本国志》。后调任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尽力保护华工华侨的正当权益。1889年,任驻英公使馆二等参赞,曾为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订购机器设备。1891年,任新加坡总领事。1894年回国,任江宁洋务局总办。次年《马关条约》签订后,他在上海参加强学会。1896年,出资参与创办《时务报》,以救亡图存为已志。1897年出任湖南长宝盐法道,代理湖南按察使,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1898年被任命为出使日本大臣,因病未能就任。戊戌政变时,因参与维新变法运动遭弹劾,在上海被扣留于洋务局,后经疏解,清廷允其回乡闲居,仍念念不忘国家民族的危亡。所著《日本国志》是近代中国系统介绍日本政治、历史、人文、地理的重要专著,其诗作《日本杂事诗》、《人境庐诗草》等,反映了近代中国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被称为“诗史”。

户部奏准各关征税耍及时按结奏报。户部奏称,近来各关征收洋税钞,并不按结奏报,往往出入款目数额巨大。请朝廷命各督抚将军转饬各关道,以后洋税出支数目,务当按结奏报,不得延迟。从前未经奏报各案,自奉旨之日起,限3个月内一律结清,并案奏报。清廷批准。

3月29日。练兵处、兵部奏准为王公子弟专门设立贵胄学堂。练兵处奏称,按清朝定制,王公子弟冠顶之初即习骑射,寓教思于蒙养。查日本学制,凡王公子弟入陆军学校学习,另建教室宿舍。拟仿照日本学制,略为更改,设立贵胄学堂1所,专为王公大臣子弟学武之区。规模创始,条目繁多,其开办章程尚须详细筹议,等拟定后再行专折具奏。清廷批准。

新委上海租界会审公廨谳员屠作伦接任。

3月30日。上海道袁树勋致电出使各国的大臣,请通知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回国时非免税品不得带入境内。

本月。《四川学报》在成都创刊。该报是四川学务处创办的学务官报。原定为半月刊,每月朔、望日出版,每册40余页。出到20期后,于1906年改为月刊,每期70余页。该报不零售,向各府厅州县官署、学堂摊派,报费在各学堂经费项下划拨。该报内容以学务、办学为中心,包括有关学务的谕旨,各学堂章程,四川省学务处的公牍批饬,以及学堂讲义、学会演说等。主要撰稿人有龚道耕、邹宪章、吴天成、窦兆熊、刘光汉、唐隶等。翻译的教材讲义大部分是日本学者的著作。1907年9月《四川学报》更名为《四川教育官报》,由学务公所发行。1911年改为周刊,每期16~19页。该报前后共出了112期,辛亥革命后停刊。

史家修创办上海女子蚕业学堂。分特科、本科和预科3部分,是中国女子专科职业教育的发端。

湖广总督张之洞改湖北武备将弁学堂为湖北武师范学堂,以黄以霖为监督,刘邦骥为堂长。

张謇、汤寿潜等集股筹设上海大达轮步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犍为县神拳教众反对洋教及清吏勒索举行起义,后被清军镇压。

4月

4月1日。美国驻华公使康格在乾清宫觐见光绪皇帝。

署两江总督周馥派德国工程师办理上海船厂。

4月2日。西藏巴塘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