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将军这个传奇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一、二千年,炎黄子孙莫有不知者,其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佳话,自北朝民歌《木兰词》问世以来,又经明徐渭的杂剧《雌木兰》加以宣传,再经一代名伶常香玉那精湛的演技,木兰将军这个传奇的故事,可谓根深缔固扎在广大炎黄子孙的心中,其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佳话,以至蜚声海外。木兰将军这个不朽的名字,于是便成了中华民族的骄傲。
炎黄子孙莫不以木兰将军为荣,争先恐后弘扬其精神,光大其形象。唐朝大诗人杜牧曾为她作诗:“弯了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明朝诗人徐承颐也为她作诗:“未有木兰先有山,山名偏借木兰补。木兰与山名俱存,山并木兰争万古。”明朝大文豪徐文长又为她编写杂剧《雌木兰》。还有许许多多的地方文艺各展所长,大力弘扬木兰将军的爱国精神。如楚剧《木兰从军》……等等。凡涉及木兰将军的书籍、诗词、戏剧、剪纸等,其作者或艺人,皆抱着同样的心情,淌着沸腾的热血,热爱着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时下流行的各种版本,皆将木兰将军定格于隋唐时期。愚下认为,其原因不过是因为今日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山南天门上,有一块精湛绝论的石匾,匾上篆刻着:“唐·木兰将军坊”几字,以至许多中华热血儿女便将木兰将军定格于这一时期。其实在木兰将军的故乡,却流传着这块石匾的来历。如拙作所言,乃大唐天子李世民为木兰精神所感动,御笔亲书:“忠、孝、勇、节”,于木兰山下为其立坊,曰“木兰将军坊”,以励后人,精忠报国。
愚下有幸生长在木兰将军的故乡,耳闻木兰将军的奇闻轶事,目睹木兰山那秀丽的山峰,双龙镇那宁静而优雅的乡村,心中常常涌起一阵阵的热潮,几番思量,终于鼓起勇气,提起笔来,在参考了几本中国历史巨著的基础上,再根据木兰将军故乡流传的种种轶事,写下了《木兰将军》这部拙作。在此书的创作过程中,曾得到湖北省文化厅老厅长阮润学、长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王汉广、国家一级编剧、湖北省作协理事黄建中、原中国科技大学教授、黄陂区作协名誉主席王士毅等前辈和老师的精心指点和谆谆教诲,方才得以成书。在出版过程中,又得黄陂作协主席裴高才老师的大力帮助,方才得以与读者见面。在此,谨向老爷子、王副社长、黄建中老师、王士毅老师、裴高才老师致以诚挚的感谢。
由于本人见识浅薄,水平有限,拙作之中难免有许多不到之处,望华夏父老、师长、兄弟、姐妹及所有关心和支持木兰文化,热爱和平的仁人志士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
黎巴 二OO六年二月于馨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