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的核心就是为人处世要讲究真诚老实,光明磊落。在我国,“诚”历来都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规范。在古代历史上流传着不少像“伯牙破琴”、“管鲍之交”等赞美待人诚恳的故事,这都是值得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学习和借鉴的。“以诚相待,金石为开”。同别人相处和交往,诚是取信于人的基础;若不以诚相待,而是相互戒备。“见面只讲三分话,决不全掏一片心”,有事求别人时就甜言蜜语,别人求你时却变成了满脸寒霜;当面称兄道弟,背面却用暗箭伤人,这种言而无信、两面三刀的人,在社会现实生活中最终只会成为孤家寡人。
50年代中期,周恩来总理的一次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讲话,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讲话一开头,他就亲切地拿自己打比方说:“我祖籍浙江,先辈们长期在江苏做官,要论出身,说得好听,叫‘书香门第’;而实际上就是封建官僚阶级。因而我从小也接受了家庭的各种不好的影响。”听到这里,与会者都万分感动:以总理的身份,对大家讲话竟是这样推心置腹、直言不讳,真是令人钦佩之极,因而在继续听到他谈知识分子应该发挥长处、为社会主义服务,同时又要注意克服弱点、树立革命人生观时,就感到格外的真挚亲切,有说服力。这就是以诚相待的力量。
以诚相待应该做到:
(1)说话办事坚持实事求是。不能为了个人利益和暂时利益,把一说成二,把是说成非;要坚持一个“真”字,反对一个“假”字,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应该坚持、承认和反映事实的本来面貌。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谁不坚持实事求是,谁就要受到历史和实践的惩罚,历史上出现过的“浮夸风”和“逼供信”就是明显的例证。
(2)襟怀坦白。不隐瞒自己的思想观点,有什么讲什么。不要吞吞吐吐、遮遮掩掩,不要该说的不当面说,不该说的却背后议论。
(3)是非分明。坚持真理,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特别是当同事、同志等遭受到冤屈和不公正的待遇时,应该敢于挺身而出,说明事实真相,伸张正义,主持公道。与人相处,如果是非不分、皂白不辨,也许是一个糊涂虫,他可能就是一个奸滑的伪君子,当然也就无“诚”可言了。
(4)言而有信。与人相处和交往,应该言而有信,切不可言而无信。俗话讲得好:“轻诺必寡信”。同别人交往千万不要信口雌黄,轻意许诺,能办到的事情尽力办了再说,即便要说,也要留有适当的余地;没有把握办到的事情切忌不要打包票,轻意许诺;更不能够为了暂时取悦别人而接受那些办不到或难办的事情。你当面满口应承帮忙,而实际上又只能老是用“明天”、“以后”、“下次”之辞来应付和搪塞别人,致使别人一次又一次地抱有希望,而一次又一次地陷于失望;结果贻误了别人的大事,而导致别人发怒甚至同你绝交。因此,言而无信是人际交往的大忌。
那么如何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誉,不妨看一看下面这则事例:
《敏拉波尼》杂志的出版人琼斯,曾用一种很好的技巧,树立起了他的声誉,结果由一个普通的职员升为一家报馆的主人。
后来,琼斯在开始他的创业计划时,首先向一家银行借了50元他并不急需要用的钱。他说:“我之所以借钱,是为了树立我的声誉。其实我根本就没有动过这笔借款,当借期一到,我便立即将这50元钱还给了银行。几次以后,我便得到了这家银行的信任,借给我的数目也渐渐大了起来。最后一次借款的数值是2000美元。这次我用它去发展我的业务。”
琼斯还说:“后来,我计划出版一份商业方面的报纸,但办报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我估计了一下,起码需要15万美元,而我手头上总共才不过5千美元。于是,我再次到那家银行,也再次去找每次借我钱的那个职员,当我将计划原原本本地告诉他以后,他愿意借给我1万美元。不过,他要我与银行的经理洽谈一下。最后,这位经理同意如数借给我1万美元,还说:‘我虽然对琼斯先生不太熟悉,不过我注意到多少年以来琼斯先生一直向我们借款,并且每次都按时还清。’”琼斯是使用心计获得别人的信赖的。
获得众人的信任,铸就自己的信誉,不论你采取何种方法,但笃诚、守信及勤劳是最根本的要诀。
如果说实现对自己许下的诺言是负责任的表现的话,那么同样地,别人遵守诺言也是诚实、负责的表现。
承诺的力量是强大的。遵守并实现你的承诺会使你在困难的时候得到真正的帮助,会使你在孤独的时候得到友情的温暖,因为你信守诺言,你的诚实可靠的形象推销了你自己,你便会在生意上、婚姻上、家庭上获得成功。
这并不是空话,有许多事实可以证明这一点,国外国内知名度很高的企业无不把信誉推到第一位,受人尊敬的人无不是守信用的楷模。
相反地,有些人随随便便地向别人开“空头支票”,到头来又不兑现,相信他们无论在哪一方面都不会成功的。
那么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