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全重1347千克。
“龙”导弹由三部分组成:前部为战斗部,中部为发动机,后部为控制舱。中部壳体上装有60个小固体燃料发动机,为导弹提供推力和控制力。导弹的飞行偏差由尾部红外信号发生器发出,光学跟踪的红外测角仪接到信号后,将偏差信号送给导弹上的计算装置,从而控制小发动机点火以调整导弹的飞行方向。
“龙”导弹射程近、威力小,其改进型“龙2”“龙3”的射程和威力都有大幅度提高。
美国“陶”系列反坦克导弹
“陶”系列导弹是美国陆军重型反坦克导弹,供车载和直升机载使用,主要用于攻击坦克、装甲车辆和火炮阵地等坚固目标,基础型号为BGM-71,1962年研制,1970年列装。它是一种光学瞄准、管式发射、红外跟踪、导线传输指令半主动制导的第二代反坦克导弹,射程3750米。
全武器系统由筒装导弹和发射制导装置组成,弹径152毫米,弹长1164毫米,弹重18~47千克,空心装药战斗部垂直破钢甲600毫米。改“陶”式采用双锥药型罩和在战斗部前端加长373毫米、可伸缩式双节炸高棒,垂直破甲威力提高到800毫米。1983年为“陶”2型所取代。“陶”2型战斗部直径由127毫米增大到148毫米,改用540毫米长的三节可伸缩式炸高棒,配用35度的药型罩,垂直破钢甲1030毫米。
“陶”2A型是“陶”2的改进型,1983年研制,1987年9月装备驻欧美军。“陶”2A型采用串联战斗部,以先导炸药引爆披挂在坦克上的爆炸反应装甲,再由后续射流攻击坦克主装甲。“陶”2B型采用了两个爆炸成形弹丸战斗部和一个双模式传感器装置。“陶”2B型的攻击方式为掠飞—攻顶。“陶”基础型、“陶”2型和“陶”2A型,都曾在海湾战争中使用。
30多年来,各型“陶”式反坦克导弹已累计生产了66万枚,已扩散到44个国家。
美国“海尔法”空对地反坦克导弹
这是美国军方积极开发的“海尔法”新一代空对地导弹,俗称“聪明”导弹。“海尔法”导弹是专门为“阿帕奇”武装直升机而开发的空对地导弹,主要用来对付坦克。和“陶”式导弹的不同之处是,不用导线作有线引导。直升机发射“海尔法”导弹之后,行动不会受到限制,“阿帕奇”直升机可以立刻规避敌人的攻击。
该弹的引导方式是半主动激光诱导。激光发生器向着目标照射激光,导弹的接收器收到来自目标反射的激光,导弹沿着目标反射的激光飞行攻击。“海尔法”导弹可以准确地攻击目标,而且射程达9000米。它成为AH-64“阿帕奇”直升机的主要对地武器。海湾战争中,很多伊拉克坦克被“海尔法”导弹摧毁。
巡航导弹
法国“米卡”空对空导弹
“米卡”导弹是法国玛特拉公司于1981年开始研制的一种先进的中距空对空导弹。该弹于20世纪90年代初投入批量生产,可装在法国“幻影”2000、英国“海鹞”和瑞典“鹰狮”等欧洲多种先进战斗机上使用。
“米卡”导弹的机动性能极佳,其最大过载超过35克。这种导弹采用两种可互换的导引头:一种是主动雷达导引头,另一种是被动红外导引头。由于它射程远,机动性好,制导精度高,既可用于中距拦射,也可用于近距格斗。“米卡”导弹具有“发射后不管”和多目标攻击的能力。“米卡”的主动雷达型采用捷联式惯性系统和主动雷达制导。其主动雷达的探测距离约为20千米。“米卡”的红外制导型采用红外成像焦平面阵列/电荷耦合器件,分辨力高,抗干扰能力强。其性能优于现役的红外格斗导弹。
“米卡”导弹采用正常气动外形,采用窄长边条弹翼和后缘呈阶梯形的尾翼,呈十字形配置。其尾喷口内装有4个可大大提高导弹机动性的燃气偏转装置。导弹通过4个与气动舵联动的燃气舵进行方向控制,能使导弹在飞行中自始至终以很高的过载做机动飞行。它具有远程拦截、中程截击和近程截击或空战等3种作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