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她回转身,低着头正要上台阶进月光榭时,才发现眼前站着一个“威武高大的怪物”,吓得惊叫一声,往后就仰,眼瞅着后脑勺都贴着湖面了,才看清刘聪一个箭步,冲上前,紧接着一个“海底捞月”式,眼疾手快的,就把她揽在了怀里。在怀里,他才看清了有如月光面容的她,竟然是单太后。她也认出了他,便嗔怪道:“夜深人静,皇上不在乾坤殿搂着呼延氏睡觉,上这来干什么?差一点,把哀家吓进了湖里。”
“朕来这给母后请安!没想到,还真把母后吓了一跳。”刘聪有些不好意识的说。
“皇上,你认错人了。我不是你的母后,你的母后是张氏。”单太后还躺在刘聪的怀里,却冷冷地说。
“您是父皇最爱的三个女人之一。先帝再世时,却最宠你。因此,立呼延氏为王后、立您为皇后、立生母只为张夫人。朕当了皇上,也尊您为皇太后、封生母只为帝太后,位在您下。”刘聪仍然搂着单太后,几乎是脸贴脸的说。
“自古以来,母因子贵。哀家算什么?只是一个寡妇。”单太后气哼哼地说着,终于从刘聪的怀里挣脱,走进月光榭,坐在了石凳上。
刘聪紧随其后,也坐在了石凳上,若有所思的说:“朕可以让您大富大贵。您应该知道,当初因为乂弟太小,朕才当这个皇上,也是逼不得已。朕封乂为皇太弟,领大单于、大司徒,就是想等他冠礼之年,将皇帝位还给与他。母后如果愿意,朕明天就可还政于他。”
“皇上,您可千万别这样做啊!”单太后从冰凉的石凳上起身,浑身发抖,战战兢兢地说:“乂儿是朽木不可雕也,论德论能,都不如皇上。乂儿当了皇上,哀家更没了自由,亦不会有今晚这样的奇遇了。皇上,您知道今晚,哀家为什么放河灯吗?”单太后不等刘聪回话,自问自答:“昨天放荷灯,是祈祷先帝在那边过得好;今天放河灯,一是祝福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二是希望哀家自己能像当年昭君二次出嫁那样,也有个好的归宿。”说罢,单太后泪如雨下,双手抱臂,已经哆嗦成一团了。
昭君出塞,与呼韩邪单于合婚,后继子娶继母,二次转嫁,……刘聪是匈奴人,又何尝不知?他见单太后冷得发抖,随手将自己的外衣拿下,披在了单太后的身上。单太后就势,便依偎在他的怀里。刘聪顿感到单太后的体香,冲开了他情爱的大堤,一股激流在周身的血管里,横冲直撞,让他脸红心跳,急不可耐,杀人无数的手,便伸进了单太后的酥怀。而此时的单太后,早已是干柴烈火,情渴难耐,配合着刘聪,眉来眼去、勾搭上了……“胡人婚嫁风俗,兄死弟可娶嫂、父死儿可娶其妾。”这就是汉人有关“胡来”一词的起源。
从某种意义上讲,从事农业生产有固定住所民族的文化,远远要比游牧猎居无定所的民族进步、发达。因此,在汉人眼里的“乱伦伤风败俗”,在胡人心中,就不一定是。胡人,在进化的过程中,还常常散发着原始动物那种情感冲动不顾天不管地的野性。有道是,习惯成自然。但得入乡随俗,在汉国这个汉胡杂居之地,就有点见不得人,就有伤风化。
没有不透风的墙。刘聪与单太后的“母子乱伦”,很快就被皇太弟刘乂知道了。他开始瞧不起这个皇兄,也对自己的生母鄙视,常常给以白眼。单太后也是个几乎被“汉化”的人,羞耻心一上来,便有意躲着刘聪,反倒觉得宫里宫外的人,都在议论她,终日寝食难安,不久,得了抑郁症,就含恨死去了。
5
野戍花深。有道是,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单太后与刘聪,正在“偷与偷不着”之季节,竟然撒手人寰,离他而去。这让刘聪措手不及,更加饥渴难耐,索性就按着呼延皇后的“枕边风”封了刘粲为丞相、兼大将军、录尚书事,晋王。不久,又升相国、大单于,总揽百事。有意削弱了皇太弟的权利、势力,将一切正事,都交给了儿子刘粲,自己也不再打理朝政,整个心思,都用在灯红酒绿美女之中。
刘聪对皇太弟的疏远,让居于东宫的刘乂很郁闷。眼瞅着“皇储”名存实亡,他心仪不甘,束手无策。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他手下的一拨亲信,都帮他出主意说:要么率东宫2万之众反了做皇上、要么保活命辞去“皇太弟”,像刘恭那样与世无争出家当和尚。二者必选其一,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
刘乂愚蠢之极,恰恰选择的就是第三条道路:“暂不行动,静观其变。”
有一个亲信,见刘乂实在不可救药,怕研究谋反事露,祸及自身,便把刘乂出卖了,死心塌地的投靠了新主子刘粲。
刘粲通过父皇,把刘乂身边参与商议谋反的十几个亲信,全部捕杀,然后“废黜皇太弟”,撵出东宫,改封北部王。第三天,就传来北部王聚众谋反,多亏靳准刺杀刘乂迅速平叛的消息。刘粲禀告父皇,恳请召见靳准,由中护军提升大司空、车骑大将军,委以重任。
刘聪知道靳准是刘粲的亲信,他还真想见见这个诛杀皇太弟的人。
靳准年有四十,是个能言善辩、善于揣摩人心思、阿谀奉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