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此地不是说话之处。”吴国太的亲信把孙夫人叫到一边说:“国太病危,日夜思念公主。你如果想见上她一面,现在就带着孩子跟我走,下边有人接应。”
正赶上刘备进取四川不在家,孙夫人见母心切便拽着阿斗跟那个人走了……
没有不透风的墙。当赵云听说此事时,孙夫人已经带着阿斗坐上船顺流而下了。这才又引出了赵云骑马数十里过江截阿斗的典故来……
长话短说。赵云截得阿斗回来,刘备听说后又是鼻涕一把泪一把,可诸葛亮却忧心忡忡了:是保荆州还是杀关羽?保荆州就杀不了关羽,杀关羽就保不了荆州。诸葛亮核计来核计去,“机会”还真就来了。凤雏庞统死在进取四川的落凤坡,诸葛亮只能去四川接替庞统去完成“霸业”,最后等着看刚愎自用的关羽大意失荆州走麦城的好戏。
诸葛亮这一玩,还真玩大发了。不是有“成也萧何败萧何”那句话吗?咱们今个套用一下,都是一代贤相,成也诸葛,败也诸葛!
“不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还真讲义气。关羽马虎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最后被东吴主将吕蒙活捉、杀了……消息传到张飞那,急着要为二哥报仇,竟然令属下二将置办白旗白甲以便披麻戴孝伐吴:“我不管有什么困难,明日如果再备不齐,就先拿你两个人祭旗!”
那两个属下,一个叫范疆,一个叫张耷,根本无法酬备那些白布,核计来核计去,便想出了一条毒计:欲其明天叫张飞杀了,还不如趁今晚先动手把他杀了,随后就投奔东吴,也许还有条活路……
10
第三天。
刘备又听说张飞被属下所杀,再次哭红了眼睛:“朕虽然称帝,但总不能不顾兄弟间的情义吧?不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如今,我已食言。夺妻之恨,我忍了。三弟为二弟而死,我再不为二弟三弟报仇,那我还叫人吗?诸葛,你不要再谏了。我意已决,你能辅佐太子守住四川就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刘备这次真做了一回男子汉大丈夫,只可惜不是打仗的料。他带着百万之兵出了三峡,摆开了700里水陆架势,要与东吴决一雌雄……没想到,被东吴主帅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一败涂地。多亏了诸葛亮事前布置了“十万精兵”,才使刘备逃回到了白帝城。
刘备一到白帝城,痛不欲生,茶不饮、饭不吃、觉不睡,终于卧病在床。刘备觉得再无颜回成都见其群臣,只好派人把诸葛亮叫了过来。
刘备执死还不悟,他一直把诸葛亮当做了好人,声泪俱下,临死托孤:“曹操去了,我也要去了。君才十倍曹丕,安邦定国,朕是深信不疑。朕不如曹操,阿斗更不如曹丕。犬子若可辅,则辅之;如不可辅,先生可自为成都之主。”
诸葛亮成慌成恐地说:“微臣不敢。请皇帝放心,臣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首临江仙词是明代杨慎作的。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开篇便引之,亦可以当作三国的终结说。话说刘备临死前白帝城托孤,让诸葛亮辅佐阿斗,当辅则辅,不当辅则可废之自立为王。时年为公元223年。
诸葛亮觉得低能儿皇帝刘禅不影响自己的图霸事业,便没有废之。随后在自己的11年生涯中,智取三城、五次伐魏、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终因无力回天,死于今陕西省的五丈原。按诸葛亮的才华,是完全可以帮助刘备图就霸业的,但他致命的弱点是嫉贤妒能亦刚愎自用,他害死了关羽,又不听刘备遗嘱重用马谡,魏延献直取长安之计策却不用,终势单力薄,孤家寡人,面面俱到而死——享年54岁,正好闲了27年,帮刘备忙活了27年。时年为234年。
诸葛亮死时,曹操早已做古,他的大儿子曹丕在220年废汉献帝为山阳公篡汉建魏,当了开国皇帝。公元234年,诸葛亮一死,魏国的司马家族便成了气候,掌控了曹操子孙后代的命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这是当时的儿皇帝曹髦所言。遗憾的是司马昭的父亲司马懿没当上皇帝,司马昭也没有当上皇帝,而是叫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篡了魏建了晋,“一报还一报,恶人自有恶人磨”,当上了晋朝的开国皇帝,是为晋武帝。时年为265年。
(小达子:看了陈寿的《三国志》,还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一定会认为这“第九回”是信口开河胡说八道。但你细细品味,也许就是“顺理成章”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