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病情,并慢慢地痊愈。对于少数应时发热,连年发病特殊体弱的患儿,还需要采取“夏病冬治”的方法,在立冬之后,用调元生脉饮,再加上怀山药、黄精、白术、生地、枸杞、大枣等,用常规的方法,熬成膏剂服用,有助于匡扶体内正气,增强机体抵抗力,从而缓解次年发病症状或控制复发。
手足癣也是一种典型的夏季病,表现为手或脚像地图一样干裂,剧烈瘙痒,有水疱、糜烂和溶液等症状,严重时可并发细菌感染。由于夏季手脚容易多汗,因此治疗效果不佳。冬季寒冷干燥,不太适合真菌生长,应保持局部清洁卫生,勤洗手足,洗后用干净毛巾擦干,并在患处涂抗真菌外用药,每天两三次,治疗效果最好。
对于小儿哮喘病,也可采用“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方法,体质偏阳虚者,多于冬季发病;偏阴虚者,多于夏天炎热之季发病,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凡属阳虚者,从夏季炎热季节开始(三伏天)进行养阳的治疗,到冬季可减少发病的次数和发作的程度,凡属阴虚者,从冬季(二九天)送行养阴的治疗,至夏季可减少发病的次数及发作的程度。
夏季湿度大,气温高,有些人会产生“疰夏”的症状,表现为四肢软弱无力、胸闷不舒、精神萎靡、发低热、不想进食等症状,容易出现中暑。容易患这些类病的往往是体弱、适应能力差的人。夏季易发生疰夏的人,可以在冬季用滋补品进行调治,以防夏季发病。冬令进补最好从冬至开始到次年的3月。滋补的方法可分食补和药补两种。偏于阳气不足的人,食补可用羊肉、狗肉、鸡肉,起到温中益气、填补精髓的作用。偏于阴虚可服用鸭肉、鹅肉,以滋补五脏之阴。在药补方面,属气。虚的可选用人参、黄芪之类,以扶助正气;属血虚者,应服当归、阿胶、生地之类,来滋阴养血;阴虚之体,要用麦冬、鳖甲、龟板,养体之阴;阳虚之人,可用鹿茸、鹿角胶等,温补阳气。这些方法在采用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正确选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补。只要冬季调治恰到好处,就可使夏病发作减轻乃至不发。
夏季由于天气炎热,还容易使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染上汗腺泌汗异常增多的汗腺和神经内分泌性疾病,即多汗症。多汗以手足为主,表现为双手汗多,潮湿冰凉,考试握笔和精神高度紧张时尤其明显。可在冬季用明矾30~60克,打碎后加水500毫升煎30分钟,等它自然降温到25℃左右浸泡双手,如果脚出汗多的人也可同时浸泡双脚,每天睡前1次。
夏季,由于夏季天气炎热潮湿,汗液不能有效地排泄出去,会出现暑疖病,在身体背部、手部、前额、头皮等处出现痱子,严重时会发生多个红色炎症结节,形成脓肿,破溃后流出黏稠黄色脓液,痊愈后留有淤痕。
由于暑疖病的患者多属热性体质,所以冬季不宜多穿衣服,以不着凉感冒为度,以免积聚湿热。饮食上,应避免多吃羊肉、烧酒和煎炸等食物。同时,可使用清凉的药物加以治疗:用荆芥、薄荷、升麻等中药各15克,加水150毫升(婴幼儿酌减),煎15分钟,待自然降温后涂于易患暑疖处,每晚1次,第二天起床后用温水洗去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