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进补
预防秋燥,要重视保养体内的阴气。古人云:“人与天地相参应,与四时合其序。”是指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气候息息相关。人体必须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中医认为,春夏属阳,秋冬属阴。秋风渐来,天气渐凉,各种植物自然成熟,进入收获季节,由“长”转向“收”的收敛过程。
《管子》指出:“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这里的阴气始下,是说在秋天阳气渐收,而阴气逐渐生长起来;万物收,是指万物成熟,到了收获之时。秋季是一种由热转寒,即“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的改变,随“长夏”到“秋收”而相应改变。因此,秋季养生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也就是说,秋天养生一定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
在养阴方面,养人体中的津液等属阴的物质是至关重要的。中医学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其气清肃,其性干燥。每值秋晴未雨、气候干燥之际,常会发生燥邪为患。
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肺脏喜欢清润的气候和环境,而秋天的燥邪最容易伤害肺脏,易伤其阴液,所谓“燥胜则干”,津液既耗,必现一派燥象。由于肺主呼吸,外合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故当秋凉渐趋,气候干燥的时候,肺、大肠与皮毛首当其冲,这是燥邪致病的病理特征。常见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甚至皲裂等症。
秋令燥气又有温凉之分,一般认为早秋气温尚高,艳阳高照,故表现为温燥;晚秋气温下降,天气转凉,故为凉燥。无论温凉,总是以皮一肤干燥、体液缺乏为其特征。但二者在临床上还是有区别的,温燥伤人,常表现为恶寒或微恶寒,发热较明显;而凉燥伤人,则常不热或微发热,恶寒较明显,脉多不数。
由此可见,秋天养生主要要防止燥邪对人的伤害,这样才能养护好体内的阴气。这是秋季养生的主要原则。
秋季养阴润燥,宜多吃水果。水果不仅营养丰富,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果糖、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粗纤维、微量元素等,而且芳香鲜嫩、饱含水分、润甜可口。而秋季气候干燥,空气中缺乏水分湿润的季节特点,常会令人出现口干舌燥,鼻腔干燥,嘴唇干裂出血,甚者干咳无痰等燥热伤津症状,因此,水果是此时最佳的时令食品,多吃蔬菜水果,有助于润肺养阴生津,如生梨、柑橘、甘蔗之类,尤其以柚为最佳滋阴果品。《吕氏春秋》中有:“果之美者,有云梦之柚。”柚的果肉酸甜,刺激食欲,消食开胃;汁液润滑通便;柚皮浓煎代茶,有通气消积之功效。
秋季饮食宜用甘润、平和之品,而忌用辛辣煎烤等燥热食物,对生冷寒凉之物亦应忌食。可常食萝卜、梨、枇杷、荸荠、苹果、柿子、杏仁、薏苡仁、芝麻、核桃、芡实、白果、银耳、藕粉、腐皮等,这些食物有清肺润燥、降气化痰止咳之功效。在晚秋近冬季节,若能在每晚临睡前用l~3个胡桃肉(连紫衣)与1—3片生姜同嚼后咽下,连服数日,对防止气喘的发作有很好的效果。民间有“秋藕最补人”一说,在凉而燥的秋季宜常食藕粥,或用糯米灌人藕眼中煮食,是清心健身、补血润燥之良品。用荸荠煮粥亦可常食,有凉润清热之功效。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天气温逐渐下降,进入了秋季进补的季节。但是夏天气温高,大部分人胃口不好,日常吃的大多是瓜果、粥类、汤类等清淡易消化食品,脾胃活动亦随之减弱。如秋凉后马上吃进大量猪、牛、羊、鸡等不易消化的食品,势必会加重脾胃的负担,迫使胃肠加紧工作,造成胃肠功能紊乱,无法消化吸收,甚至还会造成胃肠疾病。
进补的原则是既要营养滋补,又要易于消化吸收。芡实是秋季最佳的食物选择,它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占74.5%,还含有蛋白质、钙、磷、铁、维生素、核黄素、灰分、树脂等多种营养物质,而脂肪只含有0.2%,所以极易被人体吸收。如果能在进入秋凉后脾胃功能尚差时,及时食用本品,则不但能健脾益胃,还能补充营养。食时可用芡实米与绿豆、薏苡仁、红枣、花生或与百合、冰糖同炖食,有补中益气、开胃清热、润肺之功效。也可用芡实与瘦肉、牛肉、鸡肉等一起炖食,可补养强身,是适时妙品。若平时消化不良,或热天出汗多又易脾泻者,可经常用芡实煮粥或煮红糖水吃。经服芡实调整脾胃后,再吃较多的难消化食品,人体就可适应,对身体就无碍了。
老人们应根据体质以及环境季节的变化来选择适宜的滋补品。入秋宜用银耳、沙参、麦冬、虫草等滋润之剂。仲秋至暮秋时节,人体精气开始封藏,进食滋补易被机体吸收纳藏,身体虚弱者及慢性病人可对症适当进补些鸡肉、牛肉、红枣、莲子等食物。
进补不可乱补,应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病有阴虚、阳虚、气虚、气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还要注意进补适量,忌以药代食,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