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必要登楼梯,步庭院,遛公园,甚至长途跋涉,这就少不了活动四肢,尤其是腿部,从而对于推迟机体衰老大有裨益。
还有一种反常的步行法——倒退步行法,非常适合老年人锻炼。这是一种新兴的健身法。即双手反剪、倒退行走法,一次走数十米,常走不懈。此法在平地或楼梯上均可施行。逆步退行走能使腰椎、踝关节、膝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得到锻炼,促进血液循环,防治腰腿痛。
在城市生活中,人们在高楼中上下班都得坐电梯,不过,随着健身运动的倡行,不少人开始不去争坐电梯了,而是不管办公室在10多层还是20多层,宁愿汗流浃背,从楼梯步行上下。这种步行爬楼梯法,不仅可使髋关节的活动幅度增大,也使得下肢肌肉的韧带、肌腱的弹性得到锻炼,以达到强筋壮骨的效果。对老年人来讲,爬楼梯锻炼有助于保持骨关节的灵活,避免僵化现象出现,增强韧带和肌肉的力量。不过,对于那些膝关节、韧带、软组织损伤和有炎症的人来说,最好不要进行爬楼梯健身活动。一般中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还有某些身体过于肥胖的人,爬楼梯对膝关节的压力更大。在爬的过程中动作不能过于剧烈,否则会增加心肺负担。
此外,上下楼梯应把握科学的锻炼方法。下楼时,为了防止膝关节承受压力增大,应前脚掌先着地,再过渡到全脚掌着地,以缓冲膝关节的压力。爬楼梯后可对膝关节局部按摩,再做做下蹲、起立及静力半蹲等练习,以使膝关节得到充分的运动,防止其僵硬强直。
春天还要会养头
春季,头部疾病发作尤其多。这是由于春季日照时间延长,人们的睡眠时间缩短,造成睡眠不足,引起精神紧张,从而发生紧张性头痛。加上气温上升,但气候不稳定,温差变化较大,忽冷忽热,如果人体抵抗力差,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就容易受凉感冒而发生头痛。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也会随着气温升高而急剧上升,造成头痛。因此,春季还要学会养“头”。
春意盎然,要防春困
春日里,人们的心情也受到外界的影响,精神焕发,心情愉悦。这时应该邀上三五好友一同踏青、赏花等等。然而,有的人却出现一种逆反的现象,感到全身没劲,提不起精神,总想睡觉。这种懒洋洋的现象就叫“春困”。
春困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冬天的时候,寒冷使皮肤表面的末梢毛细血管收缩,以减少热量的散发和保证人体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及正常运行。到了春天,气温的回升会使皮肤表面的毛细血管明显扩张,体表的血液循环随之旺盛起来,供应体表的血液量比冬天要明显多;而此时如果人体的调节能力不强,就会因一时适应不了这样的变化而使体内的血流得不到合理分配,相应地使大脑的血供应量减少;再加上春季人体的代谢增强,耗氧增多,这些因素相加,就会导致困乏无力、困顿欲睡等大脑兴奋度降低的状况出现。
最新的研究发现,缺乏维生素B及饮食过量也是引起春困的原因之一。
中医则认为,春困的原因之一是热扰心神,热使人昏。经过冬天的蓄积,人体内产生了大量的郁热,阻碍了人体阳气的升发,使人精神不振,多见于肝气过旺的人。此外,还与春季一些人没有注意调整作息时间有关。冬季人们习惯于早卧晚起,到了春季,本应晚睡早起,但仍然还是在冬天的作息习惯中。
脾虚的人最容易出现春困现象。中医认为,脾气充盛才能将摄入的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即营养物质,输布给全身,也就是提供能量。脾气本来就虚的人,再加上春季过旺的肝气的制约,身体吸收和输布营养的能力就更加不足,无法供给身体由于春天新陈代谢旺盛而需要增多的能量。所以,即使处于万物以荣的春季,也会感觉懒洋洋的,总想睡觉。这种春困和一般生理上的春困是不一样的,需要服用益气健脾的中药调理治疗。
“春困”并不是病,但能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该如何适应这种自然与人体的生理变化,消除“春困”呢?
要按时睡觉,保证睡眠。晚上不要太迟入睡,早上不要贪睡不起,晨起可用冷水洗脸,刺激皮肤和大脑,以尽快适应冬春季节的血液循环变化。安排一定的午睡时问,养气除疲,但不宜睡懒觉,因为这并不能增加大脑的血液供应,反而会助长惰性。此外,春天不宜“开夜车”,以免诱发或加重“春困”。
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因为氧气的减少、二氧化碳的增多会助长“春困”的发生。
重视锻炼。体育锻炼能大大加快大脑处理信息的反应速度,改善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增加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对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也有良好的刺激作用,故能有效地防止春困。春季气候逐渐转暖,尤其在冬天长期居于室内的人,应多到大自然中活动,如清晨信步漫行、做操、跑步、打太极拳,节假日到郊外踏青、放风筝等活动都能使精神振奋,让人充满活力。
注意调摄饮食。春季饮食宜清淡,宜常食黄绿色蔬菜及水果。春阳生发,姜、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