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是以三贝勒莽古尔泰为首的老臣,另一方则是多尔衮、多铎这两个寄予厚望的弟弟,中间又夹着作壁上观的大贝勒代善、借机生事的济尔哈朗和等着看热闹的叔伯兄弟以及唯恐天下不乱的子侄亲贵,各方关系盘根错节,唯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皇太极头疼之余也更加憎恶起引起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来,其他书友正在看:。在他看来,阿敏这个从来不肯安分的家伙,就连造反兵败被捕待着牢里终身监|禁也能生出事情来,真是他皇太极命里的灾星!
宏图大志的皇太极原本打算跟亲贵朝臣们讨论一下向察哈尔出兵这一重大的政治战略,最近林丹汗气焰嚣张,几个投靠了察哈尔的小部落仗着林丹汗在背后撑腰,不仅拉拢中立的小部落,还借着阿敏曾经屠杀降部的恶行劝服了一批早先投靠了大金的部落首领转投察哈尔。林丹汗毕竟是正儿八经的蒙古大汗,论亲疏论血统论实力都是他皇太极不可忽视的对手,早就将天下都视为囊中之物的皇太极又怎么会允许在自己的后方出现能跟自己相匹敌的危险人物?
因此,林丹汗的举动让皇太极提防之余,更多地则是对林丹汗不自量力的鄙视和对察哈尔等部落势在必得的野心,借林丹汗挑衅这一借口,几次攻打明朝失利的皇太极迫不及待的想从蒙古人身上找回自信,把遭梁润泽伏击惨败后动摇的军心重新树立起来,也将阿敏屠城造成的动荡用强大的军事实力强行先震慑住,当然打败林丹汗以后收获的地盘、财富、名望、美人和小弟,那就更不用多说了。
不过,皇太极的算盘倒是打得响,只可惜他让大金国强盛的深谋远虑没几个人能理解,女真的亲贵朝臣们在经历了连年的战争和被人迎头痛击的战败之后,打惯了顺风仗的老臣们一面恐惧于明朝军队突然变得神鬼莫测,一面又贪婪的享受着安逸的生活,能在家舒舒服服躺着享受美食佳肴、宝马美人,谁又愿意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在战场上水里来火里去呢?拼命了一辈子,临到老了,怎么着也该好好享受人生了吧,不然那么些拿命换来的珠宝美人百年之后还不知道便宜了谁呢!
更何况狡兔死走狗烹,自古功高盖主的人都没有好下场,远的不说,曾经的二贝勒阿敏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那可是老汗王努尔哈赤亲封的大贝勒,又对皇太极登上汗位有着拥立之功的人物,可惜现在怎么样,还不是落得个终身圈禁、生不如死的结局!明白了这些,老臣们还有哪个敢想给自己多揽战功?连兄长都容不下的人,自己这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难道还能在往上升多少,就算皇太极能赏赐个大贝勒的封号,又有哪个敢接受呢?
这么一想,自觉挣够了军功,该是享受拿命换来的荣华富贵、如花美眷的时候了,老臣们在发觉皇太极有再次出征意向的时候,都满口扯东拉西、装傻充愣,似乎人人都对莽古尔泰状告多尔衮凌虐罪人阿敏的事情关注极了,或是慷慨激昂的口沫横飞,或是吃惊叹气摇头,又或是义愤填膺的要求彻查此事伸张正义,再或是幸灾乐祸的趁机落井下石争权夺利······这么一来,一连几天朝会的重点都围绕着阿敏的□生活打转,让皇太极根本无法将出征察哈尔的提议说出口。
气恼之余,毕竟是个能力出众的君主,皇太极也猜透了老臣们的心思,这种被老臣们联合起来挟制住的憋屈感让皇太极愤恨之外更坚定了提拔培养能跟得上自己思维、完全听从自己命令的年轻子侄的信念。胸中自有雄图大略,皇太极又怎么会容忍这些仗着辈分军功就贪图安逸享乐、妄想吃老本过一辈子的蛀虫们霸占着大金国最精锐的军队?女真最勇武的巴图鲁们,应该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横扫千军,而不是在温柔乡里被消磨的失去斗志!没有了锋利牙齿的老虎,就不配再带领骁勇善战的八旗精英!
眯了眯眼睛掩去眼中的利光,皇太极终于拿定了主意,他要借着这次莽古尔泰状告多尔衮凌虐罪人阿敏的事情,彻底解决朝中新旧势力之间愈演愈烈的冲突,把以莽古尔泰为首的旧贵族手中的军权政权打散给多尔衮、多铎、豪格、岳托、硕托、索尼、鳌拜、索浑(遏必隆的十五兄)、苏纳(苏克萨哈之父)等自己扶持起来的新兴势力,同时趁此机会将赫舍里氏、瓜尔佳氏、佟佳氏、纳喇氏、钮祜禄氏的年轻一辈笼络过来,用赏识和恩赐将自己的个人领导魅力深深印刻到年轻一代的心中,终结女真从努尔哈赤时代流传下来的大贝勒并坐接受朝拜和众贝勒议政制度,并且改汗称帝,踏平蒙古的林丹汗,和南面的明国一较高下!
虽然定下了借机收拾莽古尔泰的基调,但听闻莽古尔泰那耸人听闻的诉说,皇太极心中也不免对多尔衮起了怀疑。心知莽古尔泰不会无的放矢、胡乱攀咬,多尔衮肯定在看守阿敏的时候公报私仇动了些手脚,但皇太极当初能把阿敏交给多尔衮看管,也就暗含着将阿敏废物利用让多尔衮出气的意思,毕竟阿敏可是曾经不止一次把多尔衮置于死地过,现在落到多尔衮手里,有什么也是报应,其他书友正在看:。何况面对这个胆敢觊觎自己汗位造反、又数次对自己不恭不敬、还给自己老惹麻烦的罪人阿敏,多尔衮就算做了什么,皇太极也乐得看阿敏这个眼中钉活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