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在会上的时候,闫伏就已经发现王韶的不对劲,那时候的讨论王韶一直都只是在陆宁华的一边做一个单纯的听众,而且身上给人的感觉也和以往闫伏感觉到的不太一样。想来其他的将军们也都能看出来,只是陆宁华没说,王韶没讲,在场爬上来的也都不会太没脑子,那样的场合都没有开口问。
只是闫伏作为王韶同一个等级的人,在这私下里还是需要提一提问一问表示一下同事爱的。
陆宁华知道王韶恢复记忆的可能性很大,对这事便也没打算瞒太紧,所有人都知道引起下边人骚动那就不必了,这陆氏上层人物该知道的还是需要知道的,。毕竟王韶在恢复记忆前,他手头上的事情还需要闫伏这些人顶着。闫伏问起,陆宁华也就详细的说了,说完笑了笑:“这事我也修书给了成将军和庞将军了,我正好要来你这就没写。王将军这在恢复之前是没法子再带军了,这段时间只得辛苦你们了。”
闫伏面上也带着几分沉重,陆氏发展起来之后名声也有了,后面陆陆续续也增加了不少文臣武将,如今倒是没有最开始的无人可用的窘迫情况。可是那些大多都只是将才,能够为帅的也就他们四个。因为对外殖民的缘故,其中一个必须是在海外的,而成贺已经年老,他们偶尔书信往来的时候也能够感受到他的精力不济。要不然对阵魏氏的时候,压根也不需要王韶过去,有成贺一个人就够了。
也就是说,实际上在陆氏之中,主要对阵其他势力的人就是他和王韶了。王韶这一病,可以说闫伏身上的担子一下子增加了很多。天灾**这也是没法子避免的,闫伏也只能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心里有数。
不知道是这些家伙都是喝酒喝习惯了,还是熬的醒酒汤比较有效,第二日起来时宴席上醉的一塌糊涂的那些人,早上醒来一个个依然都活蹦乱跳。陆宁华也没有再留他们,马上要开战了,他们也该早点回去准备准备。陆宁华自己则是和闫伏去了最近的边城中。
虽说是边城,闫伏也没敢把陆宁华真的就带到最前线去,若是这个时候南王又脑子抽了来一个奇袭,无论闫伏把陆宁华护的多好,没有受到一点影响,东曲城的那些文官绝对都会一人一口唾沫把他淹死。
陆宁华也知道这样情况,若是她是其他的势力主,一直窝在后方绝对是会被人嗤笑的,可她作为女子,哪怕她和郑铭、王韶一样学习长大,行军打仗也不比那些什么将军差,可她真的到了最前线,肯定会被人骂死,比如说她这回去了北边最前线,还没回东曲就又往南边这儿跑,到时候回了东曲少不得一大群文官抱着她哭。
而其他的势力主,陈氏的还好,他们家本身尚武,像是南王、魏氏,或者哪怕是秦氏这样号称不争的,他们的势力主也是需要时不时的到前线走一遭,提升士气和自身威望,他们不去前线,那仿佛就是罪了。更不用说郑铭这样,本身势力主兼职统帅的,那是完全在前线拼命的。
陆宁华这回可是悄悄的来,到边城中走一圈也没有打着自己名号,只是换了身衣服和王韶一起装作闫伏身边的护卫。不得不说群众的智慧是强大的,陆宁华这一次参观也看到了很多十分有用的设计。一路上陆宁华也没有发表什么意见,完事之后她就对着闫伏问了这一个城的改造大概的花费,得了个心理觉得可以接受的数之后,陆宁华还找着闫伏要了图纸,准备会东曲之后就送到锦山上去。
如今锦山可以说是整个东曲科研中心,陆宁华前世虽说也跟着工匠研究过很多东西,而且重生之后还坚持了一段时间,只是今年来大多数精力还是放在治理这一块上面,所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陆宁华在这一方面已经不太能做个断论了。也不仅仅是匠艺研究这一块,哪怕陆宁华依然没有放弃每日习武,如今陆宁华的武艺也没有以前好了。毕竟心思已经不在习武上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不过就在闫伏这儿待了两天,陆宁华就又匆匆赶回东曲了。东曲已经十万火急的信件都不知道寄给陆宁华多少封了,那些老臣都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信里头表示自己的痛心疾首。比较让陆宁华心安的是童望那里的,虽说语气也很急,只是字里行间的意思还是在说事情还在可控的范围之内,能够回东曲最好,实在没法子回来也安心,他还能顶一阵子。
童望还能再顶住,陆宁华也不敢在外多呆了。她这次外出完全是临时起意,只是在临出发的时候给童望传了个信就走了。她完全可以想象出之后城中官员们知道陆宁华忽然不见之后那种傻眼的心情。若是陆宁华真等到童望顶都顶不住的时候再回去,只怕那些文臣们都会跪在东曲的城主府给她哭上几天几夜了,想起那样的场面陆宁华就忍不住想要扶额。
因为后面陆宁华又叫了些大夫跟上来,那些大夫们可不是军队里头的糙汉子,来的时候都是坐着马车的,。于是现在陆宁华队伍里也不再只有陆宁华专用的这一辆了。只是如此王韶依然在大部分时间里面都是带在陆宁华的马车里,对于这样的情况那些大夫们都表示十分的支持。
据说在大燕覆亡之前,王韶王将军还只是陆宁华身边的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