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人间五月玉佛山(庄文达散文选)> 第32章 柴米油盐酱醋茶(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章 柴米油盐酱醋茶(7)(2 / 3)

立至今,已有二十八个春秋。被称为“作家摇篮、文坛黄埔、群星璀璨、若出其中”。

辽宁是全国建立文学院最早的省份之一。因此,没当作家的,想来辽宁文学院,一举成名:当了作家的,想来文学院,有所镀金;省内省外,都有她的学生。山东省比较知名的作家魏然森(主要作品有:电视剧《大公社》一部、电影《平民法官》等二部、散文集《寂寞一座山》等二部、长篇小说《沂蒙九歌》等七部)、王常芳(作品散见《十月》、《北京文学》、《上海文学》、《中国作家》、《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等),都是辽宁文学院第五届作家大专班学员;《满族文学》主编于晓威(在《收获》、《上海文学》、《小说界》、《钟山》、《华语文学》、《青年文学》、《中国作家》、《山花》等40多种国家和省级文学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多万字。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中篇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作品与争鸣》等转载,并被选入国家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以及多种版本的《中国年度最佳中(短)篇小说》)、《鸭绿江》编辑部主任盖艳恒(作品散见全国各大文学期刊及收录的诗集等),亦是辽宁文学院第五届作家大专班学员。

无论是辽宁作家还是外省作家,凡是在辽宁文学院渡过金的,对文学院都有游子依恋母亲、母校的情怀。

辽宁文学院,在这些学员这些作家笔下,是一抹春光、是林下夕阳、是夜晚梦幻、是白天畅想,是常记常新的回忆和展望:对文学院是不能忘怀的、对文学院的老师是不能忘怀的……提及老师,最多的,当属万琦。下面,就是笔者在一些公开发表的作品中所看到的,不妨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沙爽在《与记忆有关的事件中》写道:“彤杰大姐把眼睛和嘴巴都张成‘O’形:‘他叫万琦——’‘他是叫万琦,但是他不姓万,姓董——’‘你怎么知道——?!’‘我十多年前就知道啦!辽宁写诗歌的哪有不知道的——’彤杰大姐脸红了。难得她肯输一次给我。”

于香菊在《文学院,我永远的娘家》里,有发自肺腑之言:文学院的学习,我最感谢的人,还有万琦老师,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他不会表现出偏见和歧视,总是那样用平静平常的目光看着你。我没有陪他喝过酒,没有陪他跳过舞,甚至很少说话。但是每一次见到他,我都有找到心理医生的感觉,他的话说的也不多,但一切的不满委屈和不平,在他的面前一说,都找到了合适的答案。而且他有求必应。我说万琦老师,我想找孙惠芬老师看稿,他说行,我找她帮你看。通过万琦,孙惠芬老师诚恳地告诉我,一个写作者要从众多的写作者中冲出去,一定要有奇美的语言和过人的细节。这让我终生受益。如今,离开文学院好几年了,同学之间偶尔提到万琦,我都能坦然地说,“他是我的恩人,博客最重要的位置,我将他的‘亲人万琦’改为‘恩人万琦’,最近又归入‘师长楷模‘这一栏。”

尹守国有一篇散文,名为《迟到的学生》。写的是他到文学院深造的前前后后:“真正关注这所学校,是从第一届新锐作家班开始的。”我专程去所在地文联作协找相关领导,报名要求参加学习。相关领导说我年龄偏大,直到第六期新锐作家开班前夕,一个网友把文学院的电话号码告诉给我,让我打电话找万琦试试。万琦?尹守国回忆说,“我知道他是一位诗人,也知道他被历届新锐学员称为亲人。从情感上,我也和其他几届新锐学员一样,早就把当成亲人了。”我打通了文学院电话,接电话的正好是他。我说,我在那那杂志那那期上发表过什么什么作品,还有报纸上的什么什么,现在非常想来文学院学习,从第一期就想,现在办第六期了,更想,请你帮我圆梦好不好?万琦老师说,我会尽力协调,一周时间会告诉你结果。可还没到一周时间,我就收到了教务处的“入学通知”。尹守国虽然是一名“迟到的学生”,但成绩却很优秀,发表作品的杂志,都是全国著名的文学期刊,《小说选刊》及《新华文摘》都可看到。鉴于此,万琦慧眼识奇才,在毕业后不久,就推荐尹守国成为了省作协“签约作家”。

说到尹守国的“签约作家”,不能不提到巴音博罗那篇《签约西瓦窑》:“忽一日,接一纸通知,辽宁作协首届合同制作家签约,我尚懵懵懂懂之中,即混入辽军主将阵营,且以唯一一个诗人身份入选”。就这样,巴因博罗从第一届一直签约到第七届,对“刁斗的幽默、方明贵的活宝、白天光的笑话、皮皮的忧伤、鲍尔吉原野的机智、张涛的憨厚、谢有鄞的老成、薛涛的童心、谢良的歌声、孙惠芬的聪慧、孙春平的豪饮、董万琦的热心”,印象深刻。后来,因病住院于冬季,万琦等又送来被褥,嘘寒问暖,让术后龇牙咧嘴的他,心里油然升起一股暖流,把北国腊月的寒冷都驱散了。冬去春来,去省城夏宫,在游泳戏水中,与肖显志发生摩擦,由于酒足饭饱,便有些玩笑过火,险些动起粗来,多亏万琦兄在场。“后万琦兄又设宴相劝,我和显志兄也自愧不该,推杯换盏之后,终于又重新握手尽释前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