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人间五月玉佛山(庄文达散文选)> 第13章 五光十色(1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章 五光十色(13)(1 / 3)

云虹朝她们使了一个眼色却神秘地对我笑着:既然如此,那我们也就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反正是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也转,张艄公和大哥您的盛情我们早晚要回报的,但肯定不是今天。那我们姐妹现在就上斗鸡山绘画了。可我们有一个要求,你不准跟我们去。为啥?我怕她们涉世不深心猿意马。你如果不答应,我带她们现在就回市里。

那好,我在山下一边整理材料一边构思八百将士保卫桂林城的小说,决不上山打扰你们。

……

晌午都过了好长时间,云虹水影她们还没有下来吃午饭。

“哎——不羡皇帝不羡仙,只羡桂林山水间。仙境仙女在何处,梦幻漓江为哪般?”张艄公又外出兜揽生意去了,张大嫂只好让我上山去找她们:瞅这天又要下雨了,你快给她们带几把伞去。

斗鸡山远离闹市区,游人稀少。我爬到山顶上的凉亭,连她们一个人影也没看到。

只看到江波浩渺,疏林结霭。两岸叠翠,百里画卷。苍山临水,雾绕云缠……我的眼有些花了,瞅那云遮雾掩处都是七个身体修长的女子,一袭淡粉、一袭浅绿、一袭银白、一袭紫红、一袭土色、一袭天蓝、一袭鹅黄,长发乌丝、彩衣飘逸。风吹过,荡起片片水花,飞溅到她们的肌体上,令人心旷神怡地听到了她们的笑声、还有体香。画中的城市画中的人,烟雨漓江,人去影空,香风却不散……

现代西湖的寻古

西湖是杭州的,也是古代的。外地人看西湖,肯定没有杭州人看得明白看得透。但是,如果外地人用现代西湖的眼光去寻古,也许会有些新意。

——题记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美丽闻名恐怕是和西湖水分不开的。然而,当你在西湖上泛舟拿着手机随便拍照时,湖光倒影中尽显摩天大楼时,面对昏暗黄浊的湖水时,还会感觉到杭州西湖的美丽吗?你一定会说,这和武汉的东湖、扬州的瘦西湖,甚至和家乡的湖水没什么两样,只不过略大些罢了。

也许天下水都是一样的,都是由H2O水分子所组成。如果说有区别,或污染昏黄或无尘清澈或辽阔浩瀚或尽收眼帘罢了。

也许你说得对,天下的湖水都是一样的。然而,你如果把这湖水和风土人情和文化沉淀联系起来欣赏游览,就会不一样了。西湖的闻名,就在于她悠久的风土人情和古老的文化沉淀。试问,你的家乡湖畔,是六大古都之一吗?是一部厚重的历史吗?是三言两拍尽情渲染的地方吗?是唐诗宋词的荟萃吗?

试问,你的家乡湖畔,有苏小小吗?有梅妻鹤子的典故吗?有许仙与白娘子的传说吗?有岳飞武松吗?有江南古刹灵隐寺吗?有白居易苏轼的足迹吗……?

你正在泛舟的西湖,你正在拍照的西湖,得天独厚,就是……就有……

汉语“湖光山色”一词,就是为西湖而生而造的。有了这一项,西湖就应该是名胜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请问,你的家乡是这模样吗?西湖三面环山,葛岭山、丁家山、云居山相映成趣,勾心斗角争夺周长30余里地的一湖碧水。正是这一湖碧水,养育了杭州人,养育了人间天堂。

早在五千年前,就有“良渚文化”一脉的人群在这湖光山色中生存。杭州始称禹航,因大禹在此治水而得名。根据历史纪录得知,秦始皇为了祭奠大禹,海上寻仙不遇,便入了杭州湾,赶着钱塘江大潮,来到了西湖宝石山下……从此,掀开了杭州厚重历史的第一页……

盛唐在向大宋过渡时期,曾有一段容易被人忽略的历史。这段历史虽然只有五、六十年,但却经历了“五代十国”的频繁交替。吴越国就看好了杭州,建都于此,歌舞升平了几十年,终被大宋的历史所取代。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有一个发生、鼎盛、衰落的过程。大宋也不例外。公元1127年,辽国攻下河南开封,赵构带着一帮文武大臣抢先逃到杭州,建都于此,开创了南宋王朝的根基。这就是“六大古都之一”的出处。

“三言两拍”是明朝冯梦龙和凌濛初辑著成的五部话本小说集的总称,每部40篇,总计200篇。“三言两拍”是研究宋元到明朝话本小说的重要资料,被国内外学术界公认为“研究中国古典白话小说和民间风土人情的重要文化宝库”。特别值得一说的是,在这200篇中,其背景、人物和杭州西湖有关的,就达数十篇之多。仅就“三言”而言,就有《众名姬春风吊柳七》、《临安里钱留婆发迹》、《木绵庵郑虎臣报冤》、《张舜美灯宵得丽女》、《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月明和尚度柳翠》、《任孝子烈性为神》、《陈可常端阳仙化》、《崔待诏生死冤家》、《苏知县罗衫再合》、《一魔鬼癞道人除怪》、《乐小舍弃生觅偶》、《假神仙大闹华光庙》、《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乔彦杰一妾破家》、《蒋淑贞真刎颈鸳鸯会》、《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陆五汉硬留合色鞋》、《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共计19篇。关于西湖名胜和北宋南迁建都的情景,其中,《张舜美灯宵得丽女》、《木绵庵郑虎臣报冤》和《陆五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