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五代十国时的南唐,明初均在此为都城。实为“八朝古都”,但常常以“六朝古都”代之。
——《六大古都简史》
到了南京,情不自禁地便想到了唐诗宋词有关歌咏它的诗篇:“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古今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的诗,我脱口而出,却不知它深刻的含义。梅雪为我解释说:西晋永安三年(公元306年),司马家爆发的“八王之乱”虽然以东海王司马越的胜利而告终,但西晋王朝已风雨飘摇了。公元317年,西晋被“光复汉室”的胡人刘姓大军灭了。史上“五胡乱华”的典故就出于此。这时候,身为琅琊王的司马睿跑到江南南京,在王岛的亲手扶持下登上了皇帝宝座,建立了东晋(317年——420年)政权。东晋的皇帝传到第10位恭帝处,就被延续东晋有功的刘欲(灭南燕、后秦)篡了位,改国号宋(420——479);宋凡8主,从武帝刘欲到顺帝刘凖止,延续60年,被功高盖世的萧道成窃位,建齐国(479——502)。顺帝刘凖并不顺,仰天长叹说,“愿世世勿生帝王家”,便被萧道成杀了,宋国灭;一报还一报,齐国经7主,从高帝萧道成到和帝萧宝融存24年,征东大将军萧衍便杀了萧宝融,篡夺了皇帝位,改国号为梁(502——557),为武帝;梁经4主,从武帝到敬帝存56年,净帝被逼无奈便把皇帝位“禅让”给了平叛有功的陈王陈霸先。陈国(557——589)经5主,从武帝陈霸先到陈后主陈叔宝存33年,被隋文帝杨坚灭了,让杜牧感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从东吴、东晋到南朝——宋、齐、梁、陈,建都均在南京,故有“六朝古都”之说。该城经历了300余年的“六朝豪华”后,便在隋唐步入了低调的限制性发展时期。究其原因,是隋唐的统治者惧怕金陵繁花再出现类似南朝的割据政权。到了唐代,金陵已降为一般之州县。吴宫花草、晋代衣冠、南朝之城阙宫殿,早在隋兵灭陈时被付之一炬,化为一片废墟……六朝的名胜古迹,子虚乌有。仅能为文人学士、诗人词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凭吊的对像,故唐诗宋词中有关金陵怀古的诗篇甚多。唐诗跟杜牧齐名的还有刘禹锡的《金陵五题》:“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宋词骄娇者当推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梅雪还说,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在雨花台下筑城史称“越城”。这是南京建有城堡的最早记载。南京在经历了隋唐的萧条之后,便在五代时的南唐复苏了。到了明初时,又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像了。太平天国、********又先后在此定都。南京1700多年来的历史,有人归结成“十朝都会”的历史:六朝金粉之地、加上南唐二主、明祖殿堂、天国一时烽火、民国过眼云烟,也不算牵强附会吧?!
说到民国过眼云烟,梅雪便要我游览南京长江大桥:那是抚今追昔最好处。
大江东去,浪花飞溅,卷起千堆雪。幅员辽阔的长江,两岸车水马龙,人如潮涌。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上面并排跑着四辆公共汽车、下面同时往来两辆火车、9座桥墩、22孔双曲拱托、全长6700米……看,这就是雄伟壮观的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建造的。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南京人的现代观,是向前看的,是求变化求发展的。他们与西安人不同,把眼光瞄向了世界、瞄向了未来、瞄准了现代……
当年的毛泽东高瞻远瞩,因为他知道南京在中国这块版图上的重要和南京人民的举足轻重……他没有采纳斯大林分江而治的建议,终于在1949年4月23日发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命令:“钟山风雨起苍狂,百万雄师过大江。”我们真应该感谢他老人家。如果当年真要“分江而治”的话,那中国岂不又成了两晋后的南北朝?!从北方来南京,还有现在这么容易、自由吗?
10月6日。
上午看南京长江大桥。
下午去紫金山,看明孝陵、灵谷寺、中山陵。
晚上逛夫子庙游秦淮河。最后上了一条古香古色的游船便又入长江口去看南京长江大桥了。
桥上386根灯柱挑起386朵玉兰花灯,晶莹剔透,一流排开,流光溢彩,耀眼得很,把长江上的大桥装点得恰似一条腾飞的巨龙……当年的帝王离宫园囿,大族的府第别墅,佛院寺庙和陵墓错落其间的“六代豪华”也好,“十朝古都”也罢,在现代的南京长江大桥面前,都是南柯一梦,过眼云烟。
在南京,你不用看别的,只看长江上的大桥,看一桥、看二桥、看三桥,就能感觉到南京是怎么的现代!
繁华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