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人间五月玉佛山(庄文达散文选)> 第7章 五光十色(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章 五光十色(7)(1 / 4)

我顿时有了月夜在西湖上泛舟的雅兴。于是,喊来一橹摇船,我便拉着梅雪上去了。

在西湖上泛舟,要舍得花船钱,该下船的时候要下去,该上船的时候要毫不犹豫。梅雪如是说。方圆十余里的西湖,有“十大风景”不能不看。要不然,你逛西湖就真的“等于白来”。这十大风景分别是:曲院风荷、苏堤春晓、双峰插云、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花港观鱼、三潭印月。你不要以为这是现代杭州人为了发展旅游事业故意弄出来的景致骗你。这十大风景,早在南宋后期就是出了名的……平湖秋月绝对是西湖一道靚丽的风景。孤山上的孤山路紧接着白堤的南端,弃船上岸走近前,让人眼底一亮:在一处假山叠石四季花卉簇拥中,突起一亭台水榭,这便是西湖的最佳赏月处——天上月,水中落。秋水平,无风波,向天接。水中月,天边月,水天一色,游人几个?小船几橹,情人几对?亭台水榭,风流雅兴,面对湖光,挥毫泼墨……我兴致勃勃地说,《西湖七月半》,写的就应该是这些。

西湖的闻名,就在于她悠久的风土人情和古老的文化沉淀。它是一部厚重的历史、是三言两拍尽情喧染的地方、是唐诗宋词荟萃的结晶、是苏小小、是梅妻鹤子、是许仙与白娘子、是岳飞武松、是灵隐寺、是白居易、苏轼……

汉语“湖光山色”一词,就是为西湖而生而造的。有了这一项,西湖就够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三面柳浓郁着三面环山,葛岭山、丁家山、云居山相映成趣,勾心斗角争夺周长30余里地的一湖碧水。正是这一湖碧水,养育了杭州人,养育了人间天堂。

风流的杭州源于风流的西湖。

明朝冯梦龙和凌濛初辑著成的200篇《三言两拍》,其背景、人物和杭州西湖有关的,就达数十篇之多。仅举“三言”为例,就有《众名姬春风吊柳七》、《临安里钱留婆发迹》、《木绵庵郑虎臣报冤》、《张舜美灯宵得丽女》、《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月明和尚度柳翠》、《任孝子烈性为神》、《陈可常端阳仙化》、《崔待诏生死冤家》、《苏知县罗衫再合》、《一魔鬼癞道人除怪》、《乐小舍弃生觅偶》、《假神仙大闹华光庙》、《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乔彦杰一妾破家》、《蒋淑贞真刎颈鸳鸯会》、《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陆五汉硬留合色鞋》、《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共计19篇。关于西湖名胜和北宋南迁建都的情景,其中,《张舜美灯宵得丽女》、《木绵庵郑虎臣报冤》和《陆五汉硬留合色鞋》是这样描绘的:“灯初放夜人初会,梅正开时月正圆。正逢着上元佳节,舜美不免关闭房门,游玩则个。况杭州是个热闹去处,怎见得杭州好景?”“荷花桂子不胜悲,江介年华忆昔时。天目山来孤凤歇,海门潮去六龙移。贾充误世终无策,庾信哀时尚有词。莫向中原夸绝景,西湖遗恨是西施。这一首诗是张志远所作。只为宋朝南渡以后,绍兴、淳熙年间息兵罢战,君相自谓太平,纵情佚乐,士大夫赏玩湖山,无复中原之志。所以末一联诗说道,莫向中原夸绝景,西湖遗恨是西施。那时,西湖有三秋桂子,十里荷香,青山四周,中涵绿水,金碧楼台相间,说不尽许多景致。”“那一日天色晴朗,堤上桃花含笑,柳叶舒眉,往来踏春士女,携酒提篮,纷纷如蚁。有诗为证: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洲。”

西湖是唐诗宋词荟萃的西湖,足可以结成一本厚厚地集子。“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这是白居易的《春题湖上》诗。写了一首他嫌不过瘾,便又写了《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书,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事过境迁,苏轼不但写词还写诗,那首著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便是:“水光瀲灔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又有南宋爱国志士说:“至于荷艳桂香,妆点湖山之清丽,使士夫流连于歌舞嬉游之乐,遂忘中原,是则深可恨耳!”看看,有人把南宋政权不思中原,竟然归罪于西湖之风流太迷惑人太让人贪恋上了……西湖之风流,竟然成了一种罪过。古今中外,除了西湖,有谁还能担此殊荣呢?

走过西湖断桥处,又一用水泥新整修的坟丘,这就是颇受杭州人争议的苏小小墓。梅雪又继续道,苏小小生于钱塘西泠桥畔,长在西湖,由于才华出众,貌美绝伦,成了西湖上的一代名妓。她酷爱西湖景色,常常乘轿出来游山玩水,吟诗作画,惹来文人名士和纨绔子弟一路蜂拥蝶逐,成为当时西湖的一道风景。宋代有篇小说,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说,一日西湖春深似海,苏小小与王安石、苏轼、秦观、朱希真等人一起游赏西湖美景时,苏小小风情地一笑,问众人道:“谁使春归去?”王安石看见花瓣片片被风吹落,便首先抢答,是东风断送的。提笔为诗:“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