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主任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想林晓阳这个经商的“天才”给自己出个主意。
梁主任之所以找上了林晓阳这个一不是官场的人,二是年龄比他小多了、而且还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人,来问这些企业的大事,是不是有些儿戏?这个梁主任是不是到了急病乱投医的地步?
不,相当全面地了解林晓阳的梁主任,他从来就没有小看过林晓阳这个大孩子。
一个在多方面都有出色表现的人,能会让人小看吗?
特别是在知道了林晓阳经商之后,梁主任先是不解。不解林晓阳怎么会选择这条在当时的人都不看好的路?不过,到了现在,从他了解的政策与上头的精神中,他才知道了林晓阳的英明。不是吗,现在的社论,不就开始提倡发展市场?
见识了林晓阳的未卜先知,再从丹青的舅父那里和自己亲自了解到林晓阳这两年来的经营成功后,梁主任更坚定了林晓阳是个“天才”,起码,是经营方面的天才,否则,他就不会在人家还骑单车的时候,已经开上了自己的汽车。
虽然,林晓阳的经营中,除了钢窗这个项目外,其它的与工业都不沾边,但梁主任还是坚定地认为,这个他早两年已经看好的技校高材生,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脑袋,所以,他想听听他的意见。
而且,梁主任由于下来海山的日子并不长,又经历了单位的拆分,所以,他在海山这边没几个说得上话的好友,现在见到了各方面表现出色、而且又是熟人的林晓阳,他就是带有急病乱投医的心理,也无可厚非。
沉思了好一会后的林晓阳,才系统地把他所经历过的这个年代中,海山企业的沉浮从头到尾回想了一遍。
海山企业的改革,在林晓阳的记忆中,正是由海山的食品厂带头,之后的几年,海山的企业在这改革开放的初期,创下了不弱的成绩,而且,比后来的佼佼者广东的南、番、顺这些以企业开放、改革而闻名全国的地区,还要早上几年,也还要领先几年。
只是到了后来,由于这些领先改革企业的负责人,守不住改革的成果,才让海山企业逐渐沉沦了下去。
既然,历史在暂时还没有改变它的轨迹,而且他了解的梁主任,又是一个能为民服务的好官,所以,林晓阳决定把下来的一步内情,有选择地先告诉梁主任,让他把包括自己曾经工作过的海山所有工厂,都带入进一步的改革之中。
林晓阳这样做,不但是想给了梁主任一个捞政绩的机会,也想让自己那些前世的师傅、工友们,能先一步尝到改革的甜头。这双赢了的事,虽然没有给自己带来好处,但能帮到自己前世、今生都有瓜葛的人,林晓阳还是很乐意去做。
做出了透露未来的林晓阳,先对梁主任做的,是给他上了一课政治课。
林晓阳通过当前的社论,把以后国内的企业发展形势,给梁主任做了个详细的分析,并把一些超前的信息,以自己这段时间在省城里从省府与军区打听到的名义,告诉了他,让他更坚定了改革的决心。
接着,林晓阳装模作样地向梁主任了解他其实已经烂熟于胸的海山本地企业的设备、技术和现时的生产情况,然后又装模作样地想考虑了一阵,才把自己已知的、海山下面各企业在开放改革中,最鼎时期的产品结构告诉了梁主任,让他衡量是否上这些的产品。
同时,林晓阳还摆出了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把适应这个时代的企业领导的特征,也告诉了梁主任。林晓阳的言下之意也是说,现在一些厂的领导太过保守,应该换一批改革精英上任,才能全面进行下一步那轰轰烈烈的改革。
哪个当官的人,不想在位时捞上一把政绩?
虽然,林晓阳提出意见,在当前这个情景还不是十分明朗的时期,有一定的风险,不过,林晓阳刚才提到的,他的不少消息是从省府、军区听来了,既然上层都有这样的动向,那自己在海山先走一步,问题应该不大呀。而且,如果自己的这一步如果成功,那就是莫大的政绩。
嘿嘿,虽然梁主任从丹青的舅父口里知道,林晓阳曾经与副省长打过交道,而且,与军区的几个将领也很熟,但他却不知道林晓阳与这些方面的关系到哪?更不知道林晓阳这段时间在省城,忙到了连坐的时间都欠奉,又哪有时间去打听这消息?
就是有时间,林晓阳也不会浪费地这样的事上,因为,他十分地清楚这以后的政策走势,所以,他没兴趣去了解这些。而一些超前的事他又不好解释,而且也怕梁主任信心不足,才用省府与军区这两个省最大的权力部门,来增添说服力而已。
最后,梁主任虽然没有表态,不过,从他的神情已经看出,林晓阳今天的话对他触动很大。看,从他那不住的谢谢声中,不就看出了他今天的收益不浅?
第二天一早,林晓阳就带着韩雪直赴上环岛,并决定在那里住一段的时间。
林晓阳之所以要带着韩雪落户上环岛,除了他要坐阵上环岛,保住他们旅游项目中的那个标志景点飞海滩的生意之外,他还认为让韩雪到上环岛这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