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家的保健品
乾隆皇帝享年89岁,为历代帝王高寿之冠。乾隆皇帝为此非常得意,相继刻有“古稀天子之宝”,“八徵耄年之宝”等印章,以志自己寿命之长。据乾隆医案的记载,他经常服用养生保健品。可以看到,他经常服用补益与长寿的保健品,如龟龄酒、松龄太平春酒、椿龄益寿药酒、健脾滋肾状元酒、丸剂健脾滋肾壮元丸等。还经常服用一种名叫八珍糕的保健食品,其中成分主要有党参、茯苓、白术、薏米等,合在一起,研成末,同白米粉蒸糕,这种八珍糕具有不寒不热、平和温补、抚养脾胃、益气养血之功效。既是食品,又是补品。
慈禧一辈子工于心计,却也活到了74岁,这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她从不去吃什么仙丹,而是服用真正的保健品。据史料记载,慈禧晚年经常饮用一种由同仁堂泡制的如意长生酒,此酒除风祛湿、化食止渴、疏通血脉、强筋壮骨,慈禧太后服用后,精神大为好转,李莲英奉承说,老佛爷显得年轻多了。
在清代宫廷医案中,应用代茶饮的记载很多,也颇受宫中之人欢迎。道光八年,御医就曾给开出代茶饮的配方:人参三分,黄芪三钱,甘草五分,水煎代茶。”此茶人参、黄芪、甘草并用,可起补气之作用。嘉庆八年,御医涂景云、张铎曾经配制清暑益气丸,用人参、葛根、五味子、灸芪、青皮、泽泻、苍术、麦冬、黄柏、陈皮、归身等多味药材合为一起,研成细末,再制成蜜丸。暑日常服这种药丸,既补气养血,又可清热益气,防病治病两兼顾,实在是妙品。
食在清朝
据袁枚《随园食单》记述:有一天,蒋戟门观察请袁枚去吃酒。席间,蒋观察就好象献宝似地问袁枚:“你吃过我亲手做的豆腐羹吗?”袁枚答道:“没有。”蒋观察即刻脱下袍褂,换上短衣裤,亲自下厨房做了起来。一会儿工夫,豆腐羹做好了。刚端上桌,袁枚就先尝了一口,味道果然不同凡响。就这样,一盘豆腐羹很快就被一扫而光。袁枚这个美食家,哪肯放过这个搜集名菜食谱的机会,一再央求蒋观察教给他这道菜的烹调方法。蒋观察很看重友情,拗不过袁枚的再三请求,便郑重说:“此乃圣上钦赐配方。要得到它,必须向上三揖,谢主隆恩,才能传授。”袁枚为得到配方,只得照办。蒋观察这才把配方给了袁枚。
“百鸟朝凤”是清代乾隆年间的宫廷名菜。乾隆皇帝为了给皇太后做60大寿,在大报恩延寿寺内举行隆重的祝寿仪式,同时放生了一百只不同的小鸟。百鸟在寺院上空来回飞翔,并喳喳地叫个不停,好像在朝拜皇太后一样。皇太后看到这一情景极为快乐。于是宫廷御厨在制作庆寿宴会菜肴时,便取用母鸡、鸽蛋、蟹黄等原料,做成了形如百鸟朝凤、色泽美观、口味鲜美的菜肴,取名“百鸟朝凤”,皇太后观后异常高兴,连声称赞,并重赏厨师。此后,“百鸟朝凤”就传于各地。
食不厌精
清代帝王颇有注重饮食的。真正做到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其选料、做工等方面都达到了令人瞠目的地步。
有一道“清汤虎丹”的菜,是用小兴安岭雄虎的睾丸做成,其形状如小茶碗口大小,制作时需要微开不沸的上好鸡汤炖煮三小时,然后剥去皮膜,放在调有作料的汁水中渍透,再用特制的银刀,平片成纸一样的薄片,在盘中摆成牡丹花形状,佐以蒜泥、香菜末而食。
宴席上有一种看菜,即工艺菜,主要是用来装饰和观赏的,其中有一道看菜叫“素蒸音声部”,用素菜和蒸面做成一群蓬莱仙子般的歌女舞女,共有七十件。
一糕点名为“金银夹花平截”,是把蟹黄、蟹肉剔出来,夹在蒸卷里面,然后切成大小相等的小段。
又如一个叫“通花软牛肠”的菜,是用羊骨髓加上其他辅料灌入牛肠,做成香肠一类的食品。
皇帝的新衣
皇帝服装是镶金饰玉、选料精良、做工精细、装饰繁复的手工艺极品。据史料记载,为皇家织造一件鹅黄缎细绣五彩云水全洋金龙袍,需用绣匠六百八十工,绣洋金工二百八十五工,画匠二十六工,每件工料银合计为三百九十两。折合成现在的价钱,也要十几万元。那么,这些衣服在清洗后如何保证光洁如新呢?答案是:他们的服装,从来就不洗,他们所有的衣服都只穿一次。
沈阳故宫藏有一件泛蓝汉瓦纹绸钉边帮褂。这件服装是清代宫中妃子常穿的衣服,四粒拇指盖大小的圆形纽扣,正面铸有云纹和吉祥纹章,金光闪闪,不带瑕疵。然而这四枚扣子的背面都用英文铸出“镀金扣子”的字样,位置藏得非常巧妙。清代乾隆、嘉庆时期已经有不少外国商人在华经商,这些纽扣可能是他们输入的,或者是在华的“中外合资企业”的产品。
如今高跟鞋已经是时髦女性的必备装备之一,底部超厚的“松糕鞋”也颇流行过一阵。其实在清代,爱美的后妃们早已发明了这种既能显个头,又让走路姿势显得婀娜多姿的鞋子。那就是“元宝底”或是“花盆底”的鞋子。这种鞋子的底部都厚达七八厘米,可以想见,穿上这样的鞋子,后妃们的个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