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清朝那些事儿> 第5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章(1 / 2)

顺治帝下诏求言

顺治七年冬,多尔衮去世,接着顺治帝亲政。这位15岁的少年天子真正掌握了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权力。顺治帝主政后,取了几项重要措施,其中一项就是“下诏求言”,想通过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调动官员的积极性共同应对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但是,事实并没有如顺治帝所预期的那样发展。“下诏求言”遭到了群臣的冷遇,效果很不理想。而下诏求言的失败原因正是在大力倡导此事的顺治皇帝本人身上。

在发布求言谕旨时,顺治承诺说凡大臣进言,对的自当采纳,错的也不会追究责任,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吏科副理事官彭长庚,因为连年的天灾,检讨政治得失,在奏折中历数多尔衮开国时的种种功劳,认为对他削爵藉产,处罚太过,提出恢复他的封号。谁知,顺治命议政王、贝勒、大臣一起仔细研究其意图,然后上报处理结果。大臣们揣摩上意,给彭长庚定了个“以进言为名,紊乱朝纲,煽惑国家”的罪名,原本应该杀头,但看在“奉旨进言”的面子上,从宽免死,给了个流放宁古塔的处分。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有一个叫李森先的御史,直截了当地指出:“皇上苦求言路,然而官员们看到说错了话就被流放或杀头,永无出头之日,都吓得战战兢兢,都‘以言为戒’,哪个还敢进言呢。”

前生定是佛家人

顺治爱子去世,爱妃又去世,心情非常郁闷。他经常到寺院与和尚们促膝长谈。他还把和尚召到宫城西侧的西苑万善殿,继续论佛谈法。他曾经对和尚木陈忞说:“我总感觉我的前世好像就是佛家的人,我到寺庙之后,觉得这里窗明几净,都不愿意回到宫里了。”

顺治跟和尚溪森关系很密切。他自称是溪森和尚的弟子。他找了溪森说要剃度,溪森开始劝阻,他不听,溪森就把他头发剃了。皇太后知道后大怒,就找来溪森的师傅玉林琇,要他出面惩治溪森。玉林琇赶到北京,让徒弟们架起柴禾来,点上火要把溪森烧死。顺治万般无奈之下只好说:“我不出家了,请玉林琇师傅饶溪森一命吧”。

多情顺治

顺治帝有两后、十五妃,但他真正视为国色天香、红粉知己的是董鄂妃。顺治帝对董鄂妃可谓是一见钟情,至死不渝。

董鄂氏在顺治十三年八月被册为“贤妃”,仅一月有余,就晋为“皇贵妃”。十二月初六,顺治帝为董鄂妃举行了十分隆重的册妃典礼,并大赦天下。在清近三百年的历史上,因为册立皇贵妃而大赦天下的,这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当时,少年福临也沾染了满洲贵族子弟那种好色淫纵的习气,寻花问柳,喜新厌旧。可是奇迹出现了。自从遇到董贵妃后,少年天子尽改恶习,专宠一人。他与董贵妃情投意合,心心相印。人们都感叹说:“长信宫中,三千第一。昭阳殿里,八百无双”。

谁知好景不长,枕上春梦刚三年,董鄂妃竟撒手人寰。董鄂妃本来就体弱多病,生了一个男孩儿没过百天就死了,这种打击使得她一病不起,22岁就告别了深爱着她的少年天子。顺治得知噩耗,痛不欲生!资料记载说他“寻死觅活,不顾一切,人们不得不昼夜看守着他,使他不得自杀”。顺治帝连续五天不上朝,并在户部资金极为短缺的情况下,在景山建水陆道场,大办丧事。还将宫中太监与宫女三十人赐死,让他们在阴间伺候自己的爱妃。同时令全国服丧,官员一月,百姓三日。顺治帝让大学士写祭文,写了很多都被驳回重写。后来,大文人张宸写了一份祭文上奏给顺治,祭文极尽才情,极致哀悼,历数董鄂氏的嘉言懿行,洁品慧德。顺治皇帝看到以后,手捧祭文,读着读着竟然痛哭流涕。四个多月之后,福临也溘然离世,追随爱妃而去。

董鄂妃入宫疑案

深受顺治宠爱的董鄂氏的来历如何,《清史稿》这样记载:“孝献皇后董鄂氏,内大臣鄂硕的女儿。18岁时入宫服侍皇上。皇上非常宠爱她。十三年八月,立为贤妃。”

虽然史料如此记载,但是董鄂氏是否以闺女入宫,却始终是一个疑案。《汤若望传》中有这样一段传奇性记载:

“顺治皇帝对于一位满籍军人的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爱恋。当这位军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时,他竟被有所闻知的天子打了一个极其怪异的耳掴。这位军人于是乃因怨愤致死,或许竟是自杀而死。皇帝遂即将这位军人的妻子收入宫中,封为贵妃。这位贵妃于一六五七年产生一子,皇帝要规定他为皇太子的,但是三个月之后,这位皇子竟而去世,而其母于其后亦去世。皇帝陡为哀痛所攻,竟致寻死觅活,不顾一切。”

汤若望很受世祖的尊重,还对世祖说过“淫乐是最大的危险”的话,所以这段史料当可信从。然而事实到底如何,如今却是众说纷纭,无据可查。

孝陵群妃

顺治对董鄂妃用情之深,可以说是天下有目共睹。董鄂妃无疑是个幸福的女人,连《清史稿》都给予“上眷之特厚,宠冠后宫”的定论。她所生的孩子被顺治称为“第一子”,这个婴儿只活了百余天就夭折了,死后竟被追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