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常常代价太高。
--美国19世纪著名作家 爱默生
·把钱当成你的上帝,钱就会像魔鬼一样来折磨你。
--英国18世纪小说家 亨利·菲尔丁
·人类最古老的需求之一就是当你晚上不回家时会有人操心你的去向。
--美国人类学家 玛格丽特·米德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中最突出的当属女性的社会角色的转换。革命清教徒时代,女性只是革命队伍里的女同志。现在,“白骨精”、打工妹、全职太太、女企业家、小保姆、女博士……林林总总,数不胜数。最有时代特色的可能就是“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剩女”和傍大款的“坏女人”。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两类女人却来了个“女大不嫁”!她们的存在和传统伦理秩序及道德观念格格不入,引来很多非议。
那么,不嫁又如何?
“剩女”不是问题
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的男女比例就有点失调。大部分国家正常的男女出生比例是每100个女婴比103~107个男婴,而中国在2009年已经远远超过警戒水平,达到每100个女婴比132个男婴!这意味着在不远的将来,中国会面临“新娘荒”。按理说,人口分布现状对中国女性极其有利,可令人不解的是,“剩女”现象却愈演愈烈(据说光北京就有50多万)。老爸老妈着急,单位领导操心,街坊邻居议论,同事朋友感叹,社会学家争鸣,怎一个“剩”字了得!
在地球另一面的美国,统计表明在东海岸及中西部的绝大部分大城市里,25~44岁的适婚单身女性人数远远超过自然男女出生比例,其中以纽约尤为突出。《纽约时报》专栏女作家莫琳·多德还在2005年出了一本引起不小争议的书,书名就叫《要男人干吗》(Are Men Necessany)。
不过好像没有任何政府部门或者社会团体为“剩女”问题大惊小怪,反而还诞生了一部收视率非常高的电视剧《欲望都市》。剧中4位生活在纽约这个大都会的女性感情生活相当有料,她们我行我素,既和观众分享追求梦想的快乐,也不介意向观众暴露自己的窘态,在世界各国(包括中国)的都市女性观众中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凡是剧中出现的时装设计师产品、剧中人物光顾过的餐厅等都成了到纽约旅游的新项目,“剩女”的故事为纽约GDP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绕了这么一大圈子,其实说明“剩女”现象并不值得惊诧。从某种意义而言,“剩女”现象是经济多元化、女性独立能力增强、社会宽容程度提高的产物。著名女权主义者格劳里亚·斯坦纳姆有过一句惊世骇俗的话:“没有男人的女人,好比没有脚踏车的鱼。”反过来讲,女性从被局限于锅台前帐帷后变得日益融入社会,给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剩女”的贡献可是多少部电视剧都拍不完呢。
女人翻身
美国著名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最新报告《The Rise of Wives》指出,1970年,大约在4%的家庭里,妻子的收入超过丈夫,在28%的??庭里丈夫的学历超过妻子;而到了2007年,在22%的家庭里妻子挣钱超过了丈夫,学历高低则完全翻了个个儿--在28%的家庭里妻子的学历超过了丈夫。而流行文化中,近年来频率颇高的“姐弟恋”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女性地位的变化。
“坏女人”的次贷式生存
不过,现实生活中的“剩女”们所面临的问题可不一定像电视剧那样光鲜。有人就曾经质疑《欲望都市》里的那4位小姐,以她们的工作收入怎么可能买得起左一套右一套的著名设计师的服装、鞋子、包包、首饰,进出各家优雅的餐厅,还不时地到加勒比海去度假?
由此不难理解,在中国女性的自主选择下也产生了相当规模的“二奶”、“拜金女”、“小三”、“傍大款”人群,有人还总结说:“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才有钱。”她们之中固然不乏追求真情而陷入复杂感情旋涡,但是牵涉的对象大多为社会地位较高、经济条件较好的男人,也难怪都被贴上贬义的标签。
笔者不同意用道德教条来鞭笞,但是撇开道德观念,这种选择有两个致命的缺陷。
首先笔者要提醒各位跃跃欲试往“坏”里头发展的女同胞注意:在这个看似智慧的总结里,“变坏”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说,不“变坏”不会有钱,但是光“变坏”并不肯定让你有钱。
再者,“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甘心于非正常生活,来获取物质上的满足,笔者谓之“次贷式生存”。“傍大款”走捷径过上富裕生活和靠变相贷款住上豪宅的相通之处在于,你向往某些你力所未能及的东西,不惜一切代价获得了它,但那只能是短暂的拥有。假如你的能力没有增强,所获得的东西还是会从你的手中溜走。遇到一位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