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中华上下五千年养生趣话> 第37章 古人养生杂谈 (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章 古人养生杂谈 (1)(1 / 3)

我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所包含的养生方法不胜枚举,也有很多古人发明了独特的健身方式方法,本章将以杂谈的形式,将有关古人在养生方面的各种方式、心得与成就展开阐述,希望能帮您全面认识古人的养生之“道”与养生之“术”。

养生之“道”与养生之“术”

养生有“道”和“术”的区分,中医将养生的理论称为养生之“道”,将养生的方法称为养生之“术”。养生不拘一法、一式,应形、神、动、静、食、药……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养生活动。此外,也要因人、因地、因时的不同来采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正所谓“审因施养”和“辨证施养”。

养生之道分为顺其自然、形神兼养、动静结合、审因施养几种方略,基本概括了中华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文化理论。前面所说的诸多医学家和养生学家的养生理论基本都属于此四者。而养生之术包含药养、术养、行为养、形养、神养、气养、食养等7个方面。下面针对这几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

1.药养。主要内容为养生药剂的选配调制。其选药多为纯天然食性植物药,其制法多为粗加工调剂,其剂型也多与食品相融合。因此,中医有“药膳”的说法。

2.术养。术养是一种非食非药的养生方法,即利用按摩、推拿、针灸、沐浴、磁吸、器物刺激等疗法来达到养生的目的。

3.行为养。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为的调养。

4.形养。主要包括形体锻炼及体育健身活动,融合了医学文化和武术文化的相关内容。

5.神养。包括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调养等,内容多涉及中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

6.气养。主要为医用健身气功的“内养功”,内容多涉及中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武术文化。

7.食养。这是中医养生之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应用范围较广,适应人群也比较多,内容涉及养生食品的选配调制与应用、饮食方法与节制以及医、药、食、酒等文化。

古人为什么要在“静”中养生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有句养生名言:“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是谓复命。”意思是:生机蓬勃的万物,最终都要回归到其初始状态;返回到初始状态的过程,就叫“静”,也叫返回自然。

《黄帝内经》对此亦有极其精辟的论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唐代时,笃好养生之术的王冰对此的解释是:“恬淡虚无,静也。法道清静,精气内持,故其气从,邪不能为害。”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恬淡虚无,虚极静笃,其体内精气就会内持而不耗散,从而使得外邪无可乘之机.病无从生。

所以,历代的养生学者都特别强调“静里乾坤”、“以静养生”。历代的养生学者认为,养生应从身静、心静与清静入手。身静、心静、清静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其中以心静为核心。

1.身静

身静与动是辩证的对立统一。唐代名医孙思邈指出:“养就是说,一个人的体力劳动或体育运动,务必量力而行,千万不要硬撑,千万不可当拼命三郎;务必劳逸结合,确保有效的休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体力劳动者的有效休息是读书看报之类的脑力活,脑力劳动者的有效休息是诸如打球、做操之类的体力活。”

2.心静

心静与躁构成一对辩证的对立统一。《淮南子·原道训》说:“夫精神气志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为老。“所谓静为躁君,静者寿,躁者夭。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静后大脑会分泌一种脑啡呔的快乐物质,它能使人产生愉悦感,进而促进健康。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心静呢?稽康的《养生论》指出:“清虚静泰,少私寡欲。知名位之伤德,故息而不营,非欲而强禁也;识厚味之害性,故弃而不顾,非食而后抑也。”

3.清静

清静指环境而言,主要是指家庭环境内外的清静。既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爱和体谅,把家庭打造成每个人休养生息的港湾,生命活力的补给源泉;又包括街坊邻里的和睦共处,互帮互助。

洞穴养生由何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都希望住上高楼大厦,但洞穴养生的妙处不是人人都知道的。洞穴养生是指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天然洞穴或人工洞穴,作为治病或养生的地点的养生方式。

远古时期,人类们习居洞穴以避寒暑、躲猛兽,得以繁衍生息。随着社会的进步,天然洞穴虽不再是常住的居处,但它的特殊环境,对人类防病治病、益寿延年、促进身心健康却是有着相当大的意义。

据文献记载,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就发现居住洞穴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养护作用,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当时一些炼丹道士和养生家,经常居住在洞穴里烧丹炼汞、铸剑、导引练功,以享天年。

战国时的医学家扁鹊曾“隐居岩岳,静心敛神,精修医道”,人们称他为神医。孙思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