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中华上下五千年养生趣话> 第16章 历代名医与养生 (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 历代名医与养生 (3)(2 / 3)

要医人和养生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的张仲景,别名张机,南郡涅阳县(今河南省南阳县)人,约生于公元150年正月十八日,于公元219年逝世,享年69岁。

张仲景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张宗汉是个读书人,曾在朝为官。由于家庭条件的特殊,使他从小就接触了许多典籍。他也笃实好学,博览群书,并且酷爱医学。当他从史书上看到了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后,对扁鹊产生了敬佩之情,说“余每览越人人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于是他对医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便想长大后成为一代名医。

10岁的张仲景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他的同乡何颙赏识他的才智和特长,曾经对他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何颙别传》)。后来,张仲景果真成了良医,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关,但主要是他热爱医药专业,善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结果。

在张仲景青少年时,国家开始动乱,地方起义军和军阀连年混战,“民弃农业”,都市田庄多成荒野,人民颠沛流离,饥寒困顿。各地连续爆发瘟疫,尤其是洛阳、南阳、会稽(绍兴)疫情严重,十年内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于传染病,其中伤寒病占百分之七十。“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张仲景的家族也不例外。对这种悲痛的惨景,张仲景触目伤心,不由“感往昔之论丧,伤横夭之莫救”(《伤寒论》自序)。于是,他发愤研究医学,立志做个能解脱人民疾苦的医生。“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伤寒论》自序),表现了仲景作为医学大家的仁心仁德。

张仲景的宗族中有个人叫张伯祖,是个极有声望的医生。张仲景为了学习医学,就去拜他做老师。张伯祖当时是一位有名的医家,他性格沉稳,生活简朴,对医学刻苦钻研。每次给病人看病、开方,都十分精心,深思熟虑。经他治疗过的病人,十有八九都能痊愈,他很受百姓尊重。张仲景跟他学医非常用心,无论是外出诊病、抄方抓药,还是上山采药、回家炮制,从不怕苦不怕累。张伯祖见他聪明好学,又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心里非常喜欢,就把自己的医学知识和医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而张仲景竟尽得其传,以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过了他的老师,当时的人称赞他“其识用精微过其师”。何颙在《襄阳府志》一书中曾赞叹说:“仲景之术,精于伯祖。”又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医名大振,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学家。

尽管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但由于他父亲曾在朝廷做过官,对谋得一官半职很是看重,就要张仲景参加“举孝廉”。古时的人以不忠不孝为最大耻辱,尽管张仲景很不情愿,但也不愿违背父命,落一个不孝之子的名声。因此在灵帝时以举孝廉进入官场。建安年间(公元196-219年),被朝廷派到长沙做太守。但他仍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解除病痛。

在封建时代,做官的不能随便进入民宅,接近百姓。可是不接触百姓,就不能为他们治疗,自己的医术也就不能长进。于是张仲景想了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个地仔细为群众诊治。他让衙役贴出安民告示,告诉老百姓这一消息。他的举动在当地造成了巨大的轰动,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对张仲景更加拥戴。这一举动时间久了便形成了惯例,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门前便聚集了来自各方求医看病的群众,甚至有些人带着行李远道而来。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用来纪念张仲景。

张仲景看到百姓对他非常信任,于是,他在医术上更加精益求精,不断探索。他大量采集民间验方,进行认真研究。有时甚至不畏路途遥远,拜师取经。有一次他听说襄阳城里同济堂有个绰号“王神仙”的名医,对治疗扼背疮很有经验。他立即带着行李,长途跋涉几百里,去拜“王神仙”为师。对“王神仙”在药性、医道各方面的独到之处都用心学习研究,获益很大。

张仲景为人谦虚谨慎,喜爱学习,他也是一位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无神论思想的医学家。在东汉后期,他敢于挺身而出,反对为当时统治者所鼓励和提倡的谶纬迷信。他继承了王充的“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的无神论观点,提出了“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的无神论思想。他反对用鬼神迷信来解释疾病。他从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提出致病的原因。

虽然张仲景的医术非常高超,但有些病他也不能医治。东汉末年战乱频繁,不断的战争导致瘟疫流行。据史书记载,东汉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成千上万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其中尤以公元171年、173年、179年、182年、185年等几次的疾病流行规模最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