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卫生间,其他时间都是躺在病床上看天花板,从不与人交谈。韩某的妻子告诉医生,丈夫长期病退在家,已很长时间不上班。
按说夫妻间交流的机会更多了,但是恰恰相反,两人越来越没有联系,在丈夫眼里就像看不到她一样,韩先生每天就躺在床上,甚至连女儿也不愿意搭理,整个人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变得像个木头人。
妻子认为这都是糖尿病闹的,所以事事迁就他。住院期间,经医生会诊后,发现韩某已经有了明显的抑郁倾向。经过反复心理疏导并进行药物治疗,病情才得以好转。
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是病吗
是的,不要把抑郁症不当回事,抑郁症真的是病。
怎样对待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
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是可以防治的,患者或家人一定要有信心。
首先,患者要学会精神调摄,心境要放宽,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疾病。平时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及适量的运动锻炼,这有助改善心情。同时,患者家属应多疏导、鼓励、安慰、理解患者,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其次,医生对入院患者应多疏导,多进行心理辅导。患者也可参加一些糖尿病专题讲座,了解糖尿病及并发症的知识及应对措施,纠正错误认识及不良行为。这些对缓解紧张情绪也是有益的。
第三,当患者出现中、重度抑郁时,可给予必要的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治疗。但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如果不幸罹患了抑郁症,要采取有步骤的治疗方法。
1.从治疗原发病糖尿病入手,糖尿病的病情得到缓解是治疗抑郁症的根本。
2.在不健康思维和抑郁症早期,一般采取心理治疗。家属和医生配合,给患者以心理疏导。
3.目前常用百忧解20毫克\/片\/天,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由医生决定使用和停药时间。
糖尿病患者易患抑郁症的原因和表现
在糖尿病患者的教育与心理治疗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心理治疗。事实上,抑郁症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患上抑郁症的概率是正常人的3倍。糖尿病患者易患抑郁症的原因如下。
1.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血糖的波动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根治,心理压力过大而导致抑郁症。
2.有部分糖尿病患者伴有慢性并发症,进一步带来身心痛苦和生活不便。中枢神经系统的并发症使脑内5-羟色胺水平下降,可能与抑郁症有关。
3糖尿病的治疗往往要打破原有的生活规律和饮食习惯,限制患者的生活自由。
4患糖尿病后对生活的影响,以及经济负担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均会导致抑郁症,而抑郁症又会加重糖尿病,形成恶性循环。
抑郁症的通常表现如下。
患者最初陈述的表现常为躯体症状,如疲劳、疼痛、失眠、早醒。如果进一步询问将揭示心情压抑或兴趣丧失。主要表现如下。
1.心境低落或悲伤,失去从生活中寻找乐趣的能力。
2.遇事优柔寡断。
3.有自我封闭倾向,不善结交朋友。
4.反复思索生存的有用性和无效性。
归纳起来是三少:思维缓慢、情绪低落、行为减少;六无:无趣、无助、无能、无望、无价值。
患者如果突然出现性格改变、对热衷的事物丧失兴趣、不与人交流、笑容减少、声调低、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表情木讷等问题,家属要考虑心理疾患,帮助患者解决情绪问题,同时要及时求医。
6.糖尿病患者应怎样选择心理医生
季女士患糖尿病后,医院为其安排了主治医生,但是季女士的心理状态却越来越不正常,家人决定为其找一位心理医生。可是这医生怎么找呢?季女士的姐姐来到了市中心最大的心理诊所,不惜重金聘请口碑较好,擅长患者心理的李医生。双方交流好久后,李医生成为了季女士的心理医生。果然钱没有白花,在李医生的全力诊治下,季女士逐渐走出了阴影,开始配合治疗,并且和李医生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季女士一家不禁感叹,这医生选对,事半功倍呀!
糖尿病患者一定得选择心理医生帮助吗
不一定,如果病情较轻,则可以在家人的陪伴下慢慢度过。但是如果病情较重,则有必要选择一位合适的心理医生来进行专业指导。
选择心理医生时应考虑的因素
选择心理医生就如选择救命稻草,一定要谨慎。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心理障碍发病率高达30%~50%。多数患者伴发抑郁和焦虑症状,其中不少患者患有抑郁症,严重影响了对糖尿病的治疗和康复,所以说,选择适当的心理医生参与患者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几招可以作为在选择心理医生时的标准。
1.了解一下医生的职业背景、执业资格、咨询经历,以及曾受过何种教育和训练,有何著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