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哈佛精英课> 第31章 精英意识——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章 精英意识——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3)(1 / 3)

在美国人的观念里,不论你是谁,也不论你的社会出身如何,只要你是一个天才,那么你命中注定是会飞黄腾达的,哪怕你现在身无分文。“上帝偏爱美国,而美国崇拜天才”。国家、福利基金会或信贷公司会为那些“天才”捐资,助其上大学。只要有天赋和毅力,任何人都可以在哈佛大学确定终身,在那里就读过的百万富翁比在世界上任何大学就读过的都多,知识和才能在哈佛大学会得到充分尊重,因为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会轻而易举地变成金钱或是权力。

在哈佛大学,筛选、培养和磨炼都是建立在雄厚的财政、科学和商业基础上。如果考虑到哈佛大学的毕业生将来手中掌管的是亿万家资,那么,这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仅录取学生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哈佛大学的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优秀的高等教育资格,而且要经过激烈的智能竞争。即使你是部长、议员、百万富翁或总统的儿子,如果不能通过专门考试和复杂测试,那么哈佛大学的门对你也是紧闭的。

哈佛的生源不仅都是精英,而且这些精英天生都具有精英意识。所有来哈佛的学生不用被学校教育就会有这样一种价值观:你既然来到哈佛这所最好的学校,你就是最棒的!你的任务就是每天努力成为最优秀的!同时,在这里和太多出色、伟大的人物在一起,即使是个来自三流学校的人也会受到感染,自觉要求自己成为比别人更优秀的人。

三年级开始后,各大公司就安排那些他们打算录用的学生参加活动。比如商学院最有才能的学生往往是由公司出钱派往国外去实习,在那里他们要熟悉世界各大研究中心和生产基地的情况,熟悉公司所有的子公司,像日本或西欧国家那样的未来工作环境。通常在这样的观光之后,不久前还以“嬉皮士”外表而自命不凡的大学生们就穿上了在上等厂家订做的最时髦的花呢制服,这些服装和旅行一样,均由公司支付款项。除此之外,被选中的学生可以在豪华的饭店使用公司的账户或信用卡,也就是把用餐费用记在公司的账上……

对于那些顺利毕业于哈佛大学的人来说,光辉的前程即刻展现在面前,不管是从哈佛的医学院、商学院还是法学院毕业,各种各样的学监从一年级起就在密切地观察每位学生,来自美国和全球最大的公司或者机构,比如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洛克菲勒公司,美国最有实力的医院、法律机构等也都派人去研究学生的业务素质和个人素质。学习期间,学生们的所有能力都被这些机构和公司摸得一清二楚。比如文化水平、科学头脑、组织才能、政治潜力和商业才干等。

其实不只是美国偏爱天才,哈佛善待人才,在中国、在世界的每一个地方都是如此,因为人才就是竞争力,人才就是一个国家最有活力的财富。在这个以才能而不是以出身、性别、财富为评价标准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被赋予了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所以这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出人头地,人人都可以成名,人人都可以成为社会精英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也应该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较高的定位。

无论在哪里我们都要有“我是最棒的”的心理,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做到自己对自己的承诺,你就会成为最棒的了,因为优秀是一种心理习惯,坚持下来你就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今天不走,明天要跑”,这是哈佛大学图书馆上的一条训言。意思是说:在哈佛,你今天不努力,明天再想赶上别人就需要跑。

哈佛流行着这样一句警言:即使现在,对手也在不停地翻动书页。

哈佛作为世界名牌大学中的王中之王,其对各国学子们的吸引力是其他任何学校不能相比的,是学子们向往的神圣殿堂。但是,在哈佛校园里,竞争也是异常残酷的,其激烈程度简直是向人的能力极限挑战。

1最低的录取率

众所周知,哈佛大学的录取率在美国所有大学中是最低的。近几年来,这个数字始终停留在10%到20%。每年有超过15000名学生为哈佛的1600多个名额竞争,多少在高中成绩出类拔萃、在校内外各社团机构担任要职的精英们,在别的学校招生办公室炙手可热,却被哈佛大学一封薄薄的拒收信挡了回来。如此之低的录取率决定了哈佛人都是世界的精英。但当这些人进了哈佛的大门,就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了,因为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最优秀人才之间的竞争让最优秀的人也会备受挫折。

走进哈佛校门的每个学生各有特长,有的是拉小提琴一把手,有的是某个考区的数学尖子……一个来自休斯敦的学生说,进了哈佛才知天外有天。他原来始终是当地高中成绩的第一名,可到了哈佛就显不出来了,在选的几门功课中,门门都有曾参加过美国科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尖子,和这些同学竞争,很难进入前10名,所以心理有些承受不了。

如果一位才能平庸的人进入了这所学府,同那些才华横溢、刻苦顽强的人在一起学习,他就会感到力不从心。

更有人说即使教授也可能感觉到来自学生的压力。进哈佛的都是尖子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