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地开拓创新,哈佛人从未停止过尝试的脚步。我们要有开拓创新的意识、精神和勇气,要敢于冒险、勇于尝试,去主动抓住机遇,运用智慧为自己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哈佛精英第7课:创新是一种思维
联想思维
一个人如果不会运用联想思维,学一点儿就只知道一点儿,那么他的知识是零碎的、孤立的,派不上什么用场;可如果他善于运用联想思维,就会由此及彼扩展开去,做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从而使思维跳出现有的圈子,突破思维定式而获得创新的构思。
如果给你两个字母“xi”作为题目,让你写篇作文,你知道怎么写吗?这是申请哈佛大学“中美学生领袖峰会”参与资格的一道试题。这一个音节的四种声调都可以形成寓意丰富的汉字——“西”、“习”、“喜”……这道题目既考察了学生的选择能力,也考察了学生的创造力、联想能力乃至文化底蕴。有一个申请者以“玺”为题,写了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得到了高分。
从哈佛大学这道古怪的试题中你可以看出它对学生想象能力、联想能力的重视,因为哈佛知道,活跃的思维是创新的基础,没有想象力、联想力、发散思维,人就会失去创造力。
所谓联想思维能力,就是使那种意义无关或相距甚远的概念(或事物)通过想象发生相互联系,并从中引出正确的新结论的能力。前苏联心理学家哥洛万斯和斯塔林茨曾经用实验证明,任何两个概念词语都可以经过四五个步骤建立起联系的关系。比如高山和镜子,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但联想思维可以使它们之间发生联系:高山—平地,平地—平面,平面—镜面,镜面—镜子。再如天空和茶:天空—土地,土地—水,水—喝,喝—茶。假如每个词语都可以与10个词直接发生联系,那么第一步就有10次联想的机会,第二步就有100次机会,第三步就有1000次,第四步就有10000次,第五步就有100000次机会!
在早先研究潜艇的潜行速度时,人们发现潜艇的潜行速度很难提高,由此人们联想到了游得极快的海豚,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海豚有那么快的游泳速度呢?经研究发现,关键之一就在于其皮肤双层管状的特殊结构。于是,人们便将双层管状结构移植到潜艇上,果然大大提高了潜艇的潜行速度。
再如,生物学家都知道,响尾蛇的视力很差,几十厘米远的东西都看不清,但是在黑夜里却能准确地捕获十多米远的田鼠,其秘密在于它的眼睛和鼻子之间的颊窝。这个部位有一个生物的红外感受器,能感受到远处动物活动时由于有热量产生而发出的微量红外线,从而实现“热定位”。美国导弹专家由此产生联想,若用电子器件制造出和响尾蛇的生物红外感受器类似的“电子红外感受器”,用于接受飞行中的飞机因发动机运转发热而辐射的红外线,就可以通过这种“热定位”来实现对目标的自动跟踪。所谓红外线跟踪响尾蛇导弹就是在这种“联想”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
联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往往能超越现实,解决许多事物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美国的一个南极探险队首次准备在南极过冬时,遇到了这样一个难题:队员们打算把船上的汽油输送到基地,但由于输油管的长度不够,当时又没有备用的管子而无法输送。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队长帕瑞格突发奇想:南极到处都是冰,能不能用冰来做成冰管子呢?由于南极气温极低,屋外“点水成冰”,这个联想并非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可以用冰做管子,但怎样才能使冰成为管状又不至于破裂呢?帕瑞格又想到了医疗上使用的绷带,在出发时他们带了不少这样的绷带,他们试着把绷带缠在铁管子上,然后在上面浇水,水结成冰后,再拔出铁管子,这样果然就做成了冰管。他们再把冰管子一截一截地连接起来,需要多长就接多长。就是依靠这些冰制的管子,他们解决了输油管长度不够的难题。
在解决这个难题中他们运用的是异同因果思考法。异同因果思考法是指,根据实践的需要,在一些从现象上毫无联系的事物之间进行联想。比起其他的联想来,异同因果可以在更广阔的思考范围内进行,思考的跨度更大,自由度更高。尤其是在科技方面,许多发明创造都是联想的产物。
有一天,法国细菌学家卡尔美和介林,一起来到一个农场。他俩看见地里长着一片低矮的玉米,穗小叶黄,便向农场主问道:“这玉米为什么长得这么差呀?是缺肥料吗?”农场主回答说:“不是。这种玉米引种到这里,已经十几代了,已经有些退化了。”卡尔美和介林听后不约而同地陷入了沉思,他们都联想到了自己正在研究的结核杆菌。他们想:因毒性强烈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危害的结核杆菌,如果将它一代一代地定向培育下去,它的毒性是不是也会退化呢?如果也会退化的话,将这种退化了的结核杆菌注射到人体内,那它不是就能使人体产生免疫力了吗?他们两人花费了整整13年的时间,培育了230代结核杆菌,研究终于获得成功。为了纪念这两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卡尔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