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生存与毁灭> 第29章 离不开森林的民族(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章 离不开森林的民族(2)(2 / 3)

陪同下,我到老碾乡去现场考察退耕还林情况。

这是一个彝族和汉族混居的乡,全乡3000多户、7000多人,2000年退耕还林3700多亩,2001年又退耕还林2900多亩。蒲成禄在这里蹲点。

老碾乡和德昌县许多乡(镇)一样,也是一个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地方。被称为“地无三尺平的”老碾乡,1998年一场暴雨引发了滑坡和泥石流,竟造成2000多亩耕地、4个村、380多户受灾并死亡1人。直到现在,一提起这件事,当地的干部和群众还会说:吓死人了,再不能毁林开荒、乱砍乱伐了!

老碾乡过去十分贫穷,穷到上级到这里检查工作时乡政府只能招待一顿米饭,没有菜,想吃菜,只能在坛子里捞点泡菜。就这样,还欠下当地个体户一两万元伙食帐,搞得个体户们经常上门催讨。

转机出现在调整乡领导班子之后。

1998年到2000年,30多岁的乡长周兴能和乡党委书记徐启乾陆续到任,两人不但年轻,有事业心,而且都是大学文化程度。乡长四川农业大学毕业,原本是教师,经公选后当了干部;书记函授经济管理系大学本科毕业。31岁、圆脸、大眼睛的书记徐启乾长着一张娃娃脸,但干起工作来极老练。乡长谈笑风生,一笑便露出一口白牙,但干起工作来雷厉风行。两人上任伊始第一件事便是想法还清了全部欠帐;接着便宣布对退耕还林实行乡干部包村包社,完成得好的有奖,完成得不好的坚决处罚。(后来年终也确实兑了现,最高的得到奖金1000元,被罚的被罚去两三千元甚至下岗待业。)对老百姓则是反复发动、反复宣传,用1998年那次地质灾害作为反面教员,说明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

结合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老碾乡又对农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进行了大调整,大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过去老碾乡的坡地以种植玉米为主,亩产低的仅两三百斤,高的也不过五六百斤,经济效益很差。1999年以来,他们在县林业局和有关部门的领导下,推行低山地种桑,发展养蚕,中山地种烟,房前屋后和一部分退耕地种植板栗、核桃、龙眼等果树的办法,力争实现户平1亩烟叶、1亩桑树,现在全乡共有桑树3700多亩、烟叶1500多亩、果树五六百亩了。

为了保证种下的树成活,乡政府给乡干部们每人都发了一根尺子,种树前先拉线再挖窝。要求每个树窝必须宽1米、长1米、深1米,每个窝都经过丈量,不合格的必须立即返工。合格了,先填上有机肥再栽树,树苗也是乡政府统一组织的优质树苗。为了保证及时买到合格的树苗,乡政府在资金紧缺时,曾停发了干部们的工资……

提起挖的树窝,老百姓们还回忆起了一件趣事:州林业局一位副局长到这里检查工作时,竟一跤跌在树窝里半天爬不起来……为了这树窝,老碾乡最初挨了批评,但最后还是受到了表扬。

种树成活率低是退耕还林中的普遍问题,为了做到种一片活一片,让退耕还林的工作扎扎实实,真正发挥生态效益,老碾乡在这方面也下了苦功夫。

对栽的树,每年县上要检查两次,老碾乡自己还要检查四次,锄草、施肥都严格按技术规范进行。目标是头年秋天栽下的桑树,第二年春天就要见效益——就能养蚕。发现对种下的树不认真管护、成活率不足95%的(国家要求85%),不但不能享受退耕还林的粮食和现金补贴政策,而且已经领取的粮食和现金,还要按一比三的比例进行退赔,乡党委、乡政府为此专门制定了政策,下发了“红头子文件”并严格执行。

进行结构调整后,种烟、养蚕、栽种果树,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农民庞永祝三弟兄12口人,2000年退耕还林7亩后7月份栽下了桑树,到2001年9月已经养了两季蚕,夏蚕收入848元,秋蚕收入约900元,除此之外,国家按退耕还林政策还给每亩地除补贴树苗款50元外,又每年补贴粮食300斤、现金20元。马安一社农民张利荣上一季养蚕4张,收入2400元,这一季又养蚕3张,收入1800元,一年可以养4季到5季,一家人年收入将上万元了。

老碾乡1999年到2000年的退耕还林任务本来只有500亩,但由于工作认真,群众积极性高涨,逐渐增加到1000亩、2000亩……最后竟完成了3700亩。2001年计划2000亩,但群众却主动退耕了2900多亩。县林业局千方百计从别的乡(镇)计划中调剂出600亩给他们,但是仍然超过了300多亩。“这300多亩咋样解决呢?咋样兑现粮食、现金呢?真是个难题!”县林业局和老碾乡的干部都带着尴尬的笑容这样对我说。

由于种植桑树的积极性高涨,老碾乡的农民甚至出现了哄抢桑苗的情况,最后,搞得乡党委、乡政府无奈之余竟不得不宣布:“谁再哄抢桑苗,将按‘车匪路霸’处理!”才把局面控制下来。

老碾乡如火如荼的退耕还林工作也带动了周围的乡、镇。邻近的金沙乡最初是不愿退耕还林的,老百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