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中国战争简史> 第58章 军阀之间的战争与护法战争(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8章 军阀之间的战争与护法战争(1)(1 / 3)

护国战争打倒了袁世凯,但是根本没有触动滋生封建军阀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经济基础。袁世凯在世时,北洋军阀内部,即有矛盾和山头,衰死之后,便形成派系,分别依靠不同的帝国主义国家,独霸一方。另外西南各省的武装力量也都拥兵自重,野心勃勃,形成地方军阍。此外,国民党也拥有一部分控制并不十分牢固的部队。

军阀割据的混战

皖系军阀集团,以该系首领段棋瑞为安徽人而得名。辛亥革命后,任北洋军第2军总统、湖广总督等职。民国成立后,段刭北京历任陆军总长、内阁总理。衰世凯称帝,段消极抵制。袁死之后,段再次出任内阁总理兼陆军总长,北京政府的实权实际落入以段为首的皖系军阀手中。民国六年(1917年)6月,国会拒绝了段提出的对德宣战案,并罢免其国务总理职,段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指使他所控制的各省督军胁迫总统黎元洪解散国会,安徽督军张勋以调停矛盾为名,带兵入京,乘机拥溥仪复辟。段祺瑞马厂出兵,打败张勋,再次夺得总理职位,继续控制北京中央政权并竭力扩充自己的实力,借对德宣战,编练了3个师24个旅的“参战军”,实为段的内战主力。

直系军阀集团,以其首领冯国璋为直隶人而得名。辛亥革命时,冯任清军第1军总统,率部抵湖北镇压革命。袁任大总统后,冯就任总统府军事处处长兼管禁卫军,后任直隶总督。“二次革命”暴发后,冯率军南下,攻入南京,即以上将军衔就任江苏都督。冯在此任内,极力扩张在长江流域的势力。袁世凯称帝时,冯也有所抵制,袁死后,冯被选为副总统,冯与段祺瑞即成为争夺北洋集团和中央政府权力的主要对手。民国六年(1917年)7月,张勋复辟,总统黎元洪被逼走,张勋旋即战败,冯进京任代理大总统职。

奉系军阀集团的首领是张作霖(1875-1928年),甲午战争时,张投入毅军,曾被提为哨长,甲午战争结束,张退伍返乡。不久即在台安等地组织保卫团,自任团总。清光绪29年(1903年)张作霖的保卫团被新民县知府收编为新民巡防营,张任管带。光绪31年又被升为五营巡防统领,后又升为奉天前路巡防统领。辛亥革命爆发,张因镇压革命有功,控制了奉天局势,民国六年(1912年)9月,衰世凯任命张为24镇统制,后又授张中将军衔,任第27师师长。袁世凯称帝时,张乘机将奉天督军段芝贵逐走,裒被迫任其为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张即将奉天军队整编为3个师另1个旅,其后又逐次吞并吉、黑两省,成为关东王。形成皖、直两系之外又一支举足轻重的军阀势力。

另外,还有晋系军阀集团,其首领阎锡山(18 83 -1960年),辛亥革命时,山西新军起义,杀山西巡抚陆琦,占领省会,阎以革命党人身份,出任山西都督。此后,阎逐步裁撤旧军,新建陆军1个师和1个混成旅,另外在北方还有一些地方军阀,如刘镇华的镇嵩军,胡景翼、杨虎城的陕军,王天纵、樊钟秀的豫军等。

在南方,最大的军阀势力为滇系和桂系。滇系源出于清末新军第19镇。该镇由留日士官生蔡锷、李烈钧、李根沅等主持训练,军队素质和装备为西南各省之冠。辛亥革命之后,云贵总督李经羲及北籍将领靳云鹏、曲同丰等逃走,滇省军权由拥护共和的蔡锷、李根沅、唐继尧等掌握。民国二年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采取调虎离山之计,将蔡锷调到北京任将军府将军兼经界局督办,实为监视软禁。唐继尧继蔡为云南督军,护国之役前,唐曾徘徊观望,后迫于形势,于民国四年(1915年)12月宣布独立。护国战争胜利后,唐把云南军队由原2个师扩充为8个师,不但占据云贵两省,而且挥兵四川,与四川军阀为争夺地盘而战事连年不断。唐继尧成为割据西南,风云一时的滇系军阀首领。

旧桂系军阀首领为陆荣廷(1859-1928年),清光绪33年(1907年),孙中山在镇南关起义,陆时为十营统领,率部与革命军激战7昼夜,将革命军击败。后逐步升为广西提督。武昌首义后,广西也宣布独立,陆任剐都督。当广西新军离省参加北伐,陆荣廷发动兵变,迫使都督去职而自己取而代之。云南护国军起兵讨袁时,陆以进攻云南为由,向袁世凯索得大批饷械,趁机扩大桂军,后见袁世凯大势已去,便宣布广西独立,参加护国军,出兵广东,将广东督军龙济光赶到海南岛,陆由此占据两广地盘,并利用广东财富,扩大军队,势力急剧膨胀。势力最盛时,曾拥有7个军另1个师的兵力。滇桂两系军阀均与进步党粱启超等人有较密切的联系。

在西南、中南还有一些具有实力的地方军阀,如刘显世的黔军,刘存厚、刘湘、杨森等的川军,谭延闻、程潜的湘军,蓝天蔚、夏斗寅的鄂军等等。

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革命党人在护国战争之后,也掌握了一批部队,分布于山东、广东、福建、四川等地。但倒袁胜利后,并没有利用时机大力发展自己的武装,反而为表明与北京政府的合作诚意,主动提出收束中华革命党军队,从事和平建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