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的军事力量和军事成就,逊于西汉。其军事体制,较西汉有所变化。军队数量减少,一度撤销郡国兵,京师军亦有所压缩。但为进一步集权,中央直辖军驻屯范围扩大,重要郡国驻屯中央军或边防军,边郡和重要关隘的屯军,也由中央直接控制。基本上废除了郡县征兵制,改用募兵制。边郡亦征调或招募少数民族戍边。募兵制和郡国刺史、州牧、太守掌兵,不但耗费巨大,也导致了部曲、家兵等私人武装出现,为东汉末的军阀割据、混战准备了条件。东汉的军队由骑兵、步兵、水兵组成,车兵已退出战争舞台。环首刀的普及和马鞍的进一步完善,为骑兵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东汉的国防及战略战术,大体继承西汉。“以夷制夷”策略的运用,较西汉更为重视使用少数民族部队,加速了周边各民族战法与中原传统战法的交流。
蒙恬北逐匈奴之战
蒙恬北逐匈奴之战,起于秦始皇32年(公元前215年),迄于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
秦始皇为了巩固已经建立的帝国,并进而开疆拓土,首先着手对西北边地用兵。战国后期,居住在中国西北部的东胡、匈奴与月氏各部族,已经由零星散居的游牧部落逐渐形成三个强大的统一民族。其中,尤以匈奴的势力最为强悍。其君主头曼单于东破东胡,西逐月氏,占有今河北、内蒙,宁夏一带广大草原及沙漠地区,时为燕、赵、秦三国的边患。燕国原筑有从辽阳至造阳(今河北怀来西)的长城,赵国原筑有从代郡(今河北蔚县)至高阙(今内蒙古五原)的长城,泰国原筑有从榆林至临洮的长城,作为防范匈奴与东胡的屏障。当秦进行统一战争时,秦、赵、燕三国均竭其国力交战,无暇顾及边境守备。匈奴遂乘机越过阴山,突破赵国长城,侵占河套及其以东地区,西边则突破秦国长城,劫掠陇西、北地、上郡等地,其势方范围距秦都成阳已不过数百里,骑兵旬日可达,对秦构成极大威胁。
秦始皇对此自然深感不安,在统一六国后,立刻倾其全力策划边防。秦始皇32年(公元前215年),他曾亲自巡边,考察边地形势和匈奴入侵情形,决心将入侵的匈奴驱逐,恢复秦、赵原有国土。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秦始皇命文武兼备的青年将军蒙恬率领大军30万人,北征匈奴。此次作战的目的,在于将侵入陇西、河套及原赵国边境的匈奴击破,将其驱逐至贺兰山脉与狼山山脉以西,以及赵筑长城以北地区。蒙恬根据匈奴分布情况,决定以主力军由上郡进入河套北部,而以一部军由北地郡(今甘肃庆阳)出萧关,进入河套南部,以扫荡河套地区的匈奴;等河套地区肃清后,再分军为二,主力军由河套西北部渡过黄河,攻取高阙与狼山山脉,以一都军由河套西南渡过黄河,攻取贺兰山脉高地,在狼山与主力会合。秦始皇32年(公元前215年)夏、秋之季,蒙恬按照既定方略,率其主力军由上郡(今陕西绥德)经榆林进入河套北部,一部军由义渠、萧关之道进入河套南部。两军所至之处,攻取散布的匈奴部落,未遭遇重大抵抗。到这年初冬,秦军已将河套地区的匈奴部落全部肃清,其残部向西北方向渡河而逃。蒙恬乃将两军推进至黄河南岸,准备来年春天再战。
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初誊,蒙恬主力军由九原(今内蒙古五原)渡过黄河,攻占高阙及狼山,一部军西渡黄河攻占贺兰山,匈奴势力向北方远遁。至此,被匈奴侵占的西北边地全部收复。
战事结束后,为防范匈奴再来侵扰,秦始皇命蒙恬修葺由高阙沿阴山山脉至云中的赵国原筑长城,新建由高阙向西南沿狼山、贺兰山至榆中的长城,作为北方及西北方的屏障。同时,又命云中郡、代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以及辽西、辽东各郡郡守,修葺燕、赵两国原筑长城,使之与西北长城联结起来,成为一道完整的防线。蒙恬率重兵沿线防守,驻节上郡。匈奴震于蒙恬之戚,有五年未敢再来犯边。
秦南征百越之战
在五岭之南,有一片广袤的地区,史称岭南。先秦时期,在这里生活着上百个原始部落,史书上泛称为百越。那时南越族人尚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依靠石器和为数不多的青铜器,过着刀耕火种、捕鱼狩措的生活。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命大将屠睢和赵佗率50万大军,发动了征服岭南越族的战争。秦军兵分五路,经广西北部的越城岭、湖南南部的九嶷山以及江西南康和余干等地,向今天两广地区的越族进军。其中,攻占番禺的这支秦军最为迅速。他们经九嶷要塞,顺北江而下,直达珠江三角洲地区,并占领了番禺。而进攻今广西地区越族人的两支大军,由于以屠睢为首的一些秦军军官采取歧视越人的政策,急于推行秦的****,引起了越人的全面反抗。越人由于熟悉地形,善于跋山涉水,夜间偷袭秦军,扰得秦军苦不堪言。越人一度获胜,秦军粮道被断,供给不足,主帅之一的屠睢也被杀害。由于粮食匮乏、主帅被杀、数十万的秦军伤亡,使战争陷入了对峙阶段,前后相持达三年之久。
为了扭转兵力不足、粮草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