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强者普京> 第33章 新彼得大帝(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章 新彼得大帝(2)(1 / 3)

普京选择英国自有其深意——

普京希望英国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为俄罗斯说话,起到一个“说客”作用。同时,英国不但在欧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也与美国有着特殊的关系。因此,改善俄英关系可间接促进俄美关系的发展,减轻俄美的对立,为处于困境中的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缓和打开缺口。

在访英期间,普京呼吁英国企业家到俄投资,并明确表示要采取一切可能措施改善俄的投资环境,保护西方投资者的经济利益。

通过此次访问,普京与布莱尔做出了建立俄英两国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和筹建两国经济热线等重大决定,在与英国建立“特殊伙伴关系”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紧接着,普京又展开了一系列对欧洲各国的外交攻势。当年6月,他旋风般地访问了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10月底访问法国,并实现了俄同欧盟首脑的会晤。在这一系列访问中,普京实行“经济务实”的对外政策,将双边经济合作以及多边经济合作的问题摆在首位,在经济合作与经济援助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的实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普京的棋盘中,德国永远是一枚重要的棋子。发展俄德关系也被普京提上了议事日程,因为他深知德国对俄罗斯的重要性。但俄德关系早已因科索沃战争等原因而冷却下来,因此在意、西之行后,普京又对德国进行了友好访问,作为访德的见面礼,普京向德国归还了部分二战“艺术战利品”。

德国是俄罗斯在世界上的最大债权国。当时,俄罗斯欠德国的债务高达750亿马克,普京希望利用访德的机会让俄罗斯的债务得到减免。德国政府拒绝了这一请求,但还是同意了俄罗斯可以推迟偿还巨额债务,俄罗斯可以将1998年至2000年尚未偿还的债务约80亿马克推迟到2016年偿还,其中一小部分可以推迟到2020年。

普京还与德总理施罗德就双边“战略伙伴关系”达成了共识。普京希望通过访德扩大德俄两国的经济合作,使德国增加在俄投资,在俄振兴经济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2000年10月在巴黎举行的俄罗斯同欧盟首脑会晤中,欧盟表示将在经济领域进一步加强同俄合作,继续向俄提供技术援助,促进对俄投资,并帮助俄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普京知道,俄罗斯与欧盟的合作其实是个双赢的局面,俄罗斯离不开欧盟,欧盟也无法拒绝与俄罗斯合作的诱惑。

欧盟的市场、资本和技术将是推动俄经济改革最强有力的发动机,而俄丰富的能源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对欧盟来说,无疑也是一块极其诱人的大蛋糕。经济上的合作与相互依存必将推动欧俄在政治安全领域内的互信关系的建立,从而增加了建立一种真正的欧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可能性。

与美国的口惠而实不至相比,欧盟在经贸领域能够对俄罗斯提供强有力的援助。2002年的欧盟——俄罗斯首脑会议确定启动俄欧一体化进程,逐步将俄罗斯经济融入欧洲经济体系,在五至十年间营造“统一的经济空间”。

2002年5月28日,意大利首都罗马,天气凉爽,普京与北约19国首脑聚在一起,共同签署了《罗马宣言》,北约——俄罗斯理事会正式成立,以取代原有的北约——俄罗斯常设联合理事会,即是将“19+1”机制转变为“20国机制”。在这个“20国机制”内,北约将在反恐、军控、危机处理、海上搜救、防止核扩散、应对民事危机等问题上,与俄展开平等协商与合作,俄将作为一个伙伴平等地参与北约的许多重大决定。

在普京看来,与北约建立的这种新的合作机制,可以使俄罗斯在北约新一轮东扩中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利益。北约的新一轮东扩将把战略防线直接推进到俄西北部边界,对俄国家安全将构成直接威胁,而确立与北约新的合作机制,可以避免双方间战略误判,减轻对俄自身安全的威胁,安抚国内的反对情绪,避免引起内部政治动荡。

同时,建立新机制也是改变北约性质的重要机遇。俄一直试图利用“新型关系”改造北约,促使北约向政治性组织转变,使北约更加关注欧洲的安全,以此强化俄与欧洲国家的相依共存关系,为俄尽快融入欧洲创造条件。

3.俄罗斯与中国关系

中俄两国关系的发展早在叶利钦时期就已取得了显著成果。两国先是确定了“友好关系”,然后又进一步推进到“建设性伙伴关系”。1996年,双方决心发展“平等信任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建立起两国领导人定期会晤机制。这样,五年期间中俄关系的发展连续上了三个台阶,两国关系走上了稳步、健康和全面发展的道路。

普京执政后,保持了中俄关系的政策连续性。中俄两国领导人仍然保持着这样的共识,即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充实其内容,是两国的既定方针,符合各自的根本利益。

普京当选总统后,当时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是第一个和普京通电话,向他表示祝贺的外国元首。

圣彼得堡和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