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嫂子过来啦。哎哟,给我们小丫吃了什么好东西啊,肚子都像个大西瓜了呢。”余应礼,李程荷还有三爷爷,三奶奶都拿着空碗正坐在岔口聊着天。见余奶奶抱了个小筐牵余丫过来,三奶奶眼尖的打招呼,“小丫,这可不行啊,你天天去吃你奶奶的饭,有没有交大米给爷爷奶奶啊?!”三奶奶很一本正经的唬到。
余丫歪了歪脑袋,鼻孔朝天的说:“哼,我小哥说我是肉圆子,爷爷奶奶看着我,吃饭能多吃好几碗呢。”
“这小笨蛋,就说爸爸有给米过的,我是小孩子,又吃不多。”余奶奶把线筐递给李程荷,抱着余丫和三奶奶说笑。
“哼,反正小哥说和我一起吃饭,吃的香。”余丫还嫌笑氛不够,嘟着小嘴,再确定一次。
“哈哈哈,真是个宝贝。”三奶奶笑。
三爷爷听完,也配合的把空碗放到嘴里扒拉:“嗯,嗯,有小丫在,三爷爷也很开胃。”
“小孩子。”李程荷摸了摸余丫的脑袋,笑,拿着小筐朝余奶奶说,“妈,拿这些做什么,这么粗的羊毛,贵着呢。”
“秋花给的,又不要钱。趁空闲的时候织点围巾啊,手套的,省的天冷了又忙乱。去年小丫的手套都太小了,毛线旧了也不暖和。我这眼睛不行,你自己织吧,也好织点花样什么的。”余奶奶还没说完呢,远远的传来了锣声。
“哇,卖梨膏糖的来了--”余丫挣扎着下地,作势要往自家屋子左前面的小代销店跑去。
“小丫,小丫,梨膏糖,梨膏糖--”余三思抱着个大海碗,一脸的饭菜,从小爷爷家那边跑来,碗里的米饭好像知道路上没什么鸡鸭,一颗颗的争着往外蹦,抱着宁被人踩不被人吞的宏愿朝大地奔去。
“三思,你给我回来,饭都掉光了,这败家玩意。”余小奶奶跛着脚,追出来但压根就追不上。
不一会儿,余小爷爷大步流星的追出来,一手捧着自己的海碗,一手像拎小鸡似的拎了余三思,恨不得把地上的饭都捡起来,可惜只能用力的嚼着自己嘴里的米饭,等吞下去了才骂:“跑什么跑,这腿快的,有老虎来追啊?□怎么教育我们的......”正准备好好教育孙子呢,一扭头,看到余丫反跑了回来,顿时红了红脸,把余三思拎着就走,“回家叫你爸爸收拾你。”
余丫站在后面,捂着小嘴,‘嘎嘎嘎’的乐:小爷爷好像做错了事生怕被老师抓到的小学生一样呢,哈哈哈,。
余应礼把自己的碗交给李程荷,拍了拍屁股,疑惑的问余奶奶:“小叔怎么了?至于吗?”
余奶奶笑了笑:“没事没事,正常着,你小叔什么时候和你一样就知道空聊的。嘿嘿,走走,去看看卖梨膏糖的。好吃的话,奶奶给小丫买。”说着,拍了拍余应礼,示意他也一起去。
天刚刚黑下来,卖梨膏糖的很大方,给了小店一块钱,牵了根电线出来,在小店前面不大的空地上摆开了架式。一辆拖拉机,把手上竖了根木杆,绑着大大的电灯泡,一个老头从拖斗上往下拿长凳,大锤的物什,一个年青人和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孩一人一个锣的回来了。
“卖梨膏糖的,今天的梨膏糖吃什么的啊?”准备工作还没就绪,但那老头也不急。村人有些还抱着碗的,有些已经搬了小凳子抢好位置了,更有的喊着小孩回家吃饭。三爷爷吃饱了,闲着,蹲到拖拉机边上笑问。
“梨膏糖啊,我这梨膏糖好啊,有痰化痰,便秘治便,放屁通气,好哇!”老头笑着说了一句,后面的直接就唱了出来。
一句唱完,村里人手闲着的都拍了掌:“好,再来一个。”
余丫坐到三奶奶递来的小凳上,接过一团小锅巴嚼,看着那忽地亮起来的灯泡,津津有味:缺乏文化娱乐的乡村,真可爱啊。
“咚,小哥叫我唱啊,我就献一个,路过的,吃饭的,喝水的,都好过来看看啦。梨膏糖,黄叽叽。什么做?不能说。什么用?吃健康。我这么说,你们肯定不相信,来,试一个--”老头看了看天色和围观的人群,见差不多了,唱到。
老头一止声,那年青人就把上衣给扯了,露出精干的上身,躺到长凳上。小孩拎着大锤站在边上,等着老头的指令。
“二凤,这里。”有相熟的妇人见方二凤也来了,忙热情的招呼,让她到自己这边的好位置来。
余丫也探着小脑袋瞧:大伯母这样的大忙人都来啦?不知道爷爷会不会也来凑凑热闹。
一声喊,惹来一阵笑。马上就有脸皮厚的起哄:“大婶子,来试一个啊--”说完,又是一阵笑。
方二凤也不是好惹的,撑着嗓门喊:“来,你也下来,婶子就陪你试试看。你躺下,我拎锤!”
小老头笑了笑:“你们肉麻归感情好哇,我这个试的可是真本事哇。来,小仨儿,走--”
刚喊完,那小孩咬着牙,拎起大锤就往那年青人身上砸去。‘咚--’的一声。吓的很多年青妇人都不敢看。“哇,哈。”胆大的,年纪大的倒看了个真切,直叫呼。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