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五年七月十五日,浩仁带着手下来到码头。主要人员包括:副参谋长崔彪、政宣处主任刘其祥、副主任王新国、一营长林野、二营长张德建、三营长王之江、特战队长李虎、工程兵营长范腾、军情科长范建男、保卫科长宫一刀(也算是师兄吧)以及随从参谋等。
十时许,远处一支船队驶向码头,前后各有一艘挂着英国国旗的炮艇护卫。船靠码头,陆续有人员开始下船。一会功夫,一队人马走到近前。打头的是强华公司总裁况海彬,其后是亚华公司总裁王君,富华公司总裁约翰,礼和洋行理事费尔以及德军退役少校鲍勃等等。人群中洋人竟然占了半数还多,他们这一趟回来可是不得了,可以说是满载而归呀。
午宴前,三个公司总裁分别就目前的工作进展作了汇报。富华公司主要业务在美洲,现已在美国开了三家分公司,在欧洲开了一家分公司。亚华公司主要业务在亚洲,兼顾欧洲。亚洲开了两家分公司,欧洲一家。强华公司主要负责本土业务,协调欧亚。在欧、美、上海各开一家分公司,其他全在本部。
这次采购的设备主要是低档、小型工业设备。包括部分机床、纺织机械、水泥制造等。收购了几家破产的小型机械、电子、发动机等小厂家。主要是用来培养本土技术工人。
军工方面,只有一条枪械生产线,一条子弹生产线及一家小型炮厂。
下午,在政务学校浩仁会见了从遥远的欧洲来到这里德国人,对他们表示热烈地欢迎。并回答了德国人关心的一些问题。他们的待遇会大大高于同期的欧洲水平,但有一点必须遵守这里的法律法规以及风俗习惯。
浩仁告诉他们:“如果你们脱离原国籍而加入我们的团体,则会享受到和华人相同的国民待遇,并获得这个团体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红利。譬如,鲍勃只是一个退役少校,年龄还不到四十岁,现在的状况也很不乐观。而加入我们团体不仅待遇提高了,当个将军也是可以预期的。”
浩仁详细地介绍了这儿的待遇,以及今后发展的前景。应该说这一番忽悠还是很成功的。事后,竟然有大批的的德国人加入了进来。
由于这批人的到来,缓解了部分人才缺口,有些事情可以开办起来。首先,成立一所“西华军校”,浩仁自认校长,鲍勃任教导主任,教官大部分来自德国。开设了陆军科、水军科以及空军科。以陆军科为主。
设一所政务学校,培养管理人才。另一所名为西华综合学校,主要开设了工科和医科两大类。
浩仁清楚目前中国的教育状况,所以,采取了广泛招生,在这批人中选取少量精华进行专业培养。而剩下的则按技术工人来培训。
而医科,采取了很另类的办法。浩仁派人将江南从事中医的相关人员,不论师父还是徒弟统统请了来,要求他们一边研究中医一边还要兼顾学习西医。并且,明确要将外科纳入中医。其实,此时的西医除了外科其他方面还是很浅薄的。
这群人中有一位中年中医叫张扬。此人医术较高,在当地很有名望。浩仁告诉他:下一步准备开设中医研究机构、医院等。让他注意发掘中医有用人才。
经过后世的浩仁对中医有着固执、甚至偏激的看法:“中医是伟大的生命科学。”
学中医难,学成好中医更难。
而对西医的看法更偏激,他认为西医的治疗,绝大部分并不是治病,而是临时控制病情而已。某病人来医院看病,医生一看,嗯,某部位或许器官发炎,注射某抗生素。也不管好细菌还是坏细菌统统杀死。很快,患者好了,出院了。患者既高兴又感慨:还是西医好啊!岂不知该病源还在,只是有些人年轻体质好、有些人因环境改变而没有在复发病。另一些老弱者过一段时间又得回来。浩仁见过太多这一类:某四、五十岁病人,或因眩晕、或因肾虚、或因肝郁等原因来到医院。不久,病好了,出院了。家属很满意。过几个月或几年,又病了,又回到医院。同样的病,年复一年。病越治越多,最后并发症没法治疗了。医生很遗憾的耸耸肩:我尽力了。
你不能说患者和家属愚昧。他们并不具备专业知识。
医院或者商人很满意这种现状。他们对中医讲究从根源治疗非常痛恨。尼玛,几把草药就把病给治好了,还让不让我们活了,还让不让我们挣钱了。
于是,后世的西医非常繁荣昌盛。对应的相关人就悲催了。
且不论战乱对中医的影响,中医遭受民国和后世两轮劫难确实衰败的严重。其一是民国,汪精卫认为西医正统;其二,是后世某些**和商人把中医给太监了。
对此,浩仁认为自己有能力也有义务做些什么。况且,手中还有磺胺和青霉素等几种抗生素药物专利。目前不打算向外授权,也没人知道药效如何。(原历史如何且不管,有蝴蝶翅膀)
两艘炮艇组成的水兵营(暂时编制)是由德国人和中国学员组成。主要任务是护航和培养学员。是未来海军的雏形。目前浩仁还很弱小,购买英国炮艇就事先谈好条件,暂时悬挂英国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