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动了思乡之念。三、四句写儿童挑促织,表面上看似乎与“客情”无关,实际上是用儿童的快乐——无忧无虑,来反衬自己旅居的孤独和愁思。
诗歌流露出留恋童年生活之情。儿童夜捉促织,勾起诗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这首诗先写秋风之声,次写听此声之感慨,末两句点题,写户外所见。语言流畅,层次分明,中间转折,句似断而意脉贯穿。诗人善于通过艺术形象,把不易说出的秋夜旅人况味委婉托出,而不落入衰飒的境界。最后以景结情,词淡意远,耐人咀嚼。
读这首诗的时候,我就想到了这么一幅画面——宋代诗人叶绍翁望着远处嬉戏的孩童,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自己年少时也曾这般天真无邪,在家乡的小院里追逐着流萤,聆听蛐蛐儿的鸣叫。然而如今,身处这陌生之地,只有无尽的孤寂相伴。
他转身回屋,坐在简陋的书桌前,烛光摇曳。他提起笔,想将这份思乡之情再次融入诗句之中。可是思绪纷扰,笔下的墨渍晕染开来。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打开门,竟是许久未见的好友真德秀。真德秀看到他憔悴的面容,不禁叹息。两人相对而坐,无需多言,真德秀深知他的愁苦。真德秀说起朝堂之事,试图分散他的愁绪,还提及故乡近日的变化。听到故乡的消息,宋绍翁眼中泛起一丝光亮。尽管不能即刻归去,但友人带来的点滴讯息,如同寒夜中的星火,暂时慰藉了他那颗漂泊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