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识字写得非常好。
之前在家也不是完全闲着,每到农忙过后,她就会帮助李博熏抄一些书来赚取一些零用钱。
这种活儿虽然辛苦但也有乐趣,而且还能让她在读书写字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
但现在呢,赵春花只能说,要想真正有所长进,还是要多练习、勤练习才行。
“云娘,带着娃娃出来玩啊?”
一个熟悉的村妇坐在树荫下剥豆荚问道,那温和的声音中透出的是浓浓的乡情味儿。
这些豆米晒干了留到冬天,煮成粥喝才暖和。
这样的家常小食不仅能让家里人吃得舒服,还能节省不少开支。
赵春花点点头,看着身边的小家伙好奇地伸着脖子四处张望,她也不自觉地微笑起来。
感受到阳光洒在身上的温暖以及四周的和谐气氛,便自然而然地坐了下来。
“小孩子都喜欢热闹,带他到处看看吧。”
赵春花柔声对小孩说道,眼神里满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确实如此,我家孙子也是这样,哪怕是在家里呆上一整天都不愿意,就算是下雨天都得抱出去走一圈才会满意。”
那位妇女年龄与赵春花相仿,但却已经是几个孩子的奶奶了。
她的话让在场的人都不禁笑了起来。
虽然两人同龄,不过还是能很明显地区分开来。
由于原主人不用亲自下田劳作,她的皮肤虽不怎么白皙却也显得相当细腻光滑,看上去比实际年纪年轻得多。
“云娘,真的打算让大宽家的英姐儿帮你带孩子了吗?”
开口问话的是王婶子,她姓王,是村里有名的舒大牛家族中的亲戚。
而云娘这个名字,其实只有那些跟赵春花年龄相仿或是更年长一点的人才会这么称呼她,听上去格外亲切。
赵春花继续点头:“我上一次照顾这么大的孩子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真的,那时候我还不算太老,体力和精力都要比现在好得多。再说,家里就我一个大人,带孩子有时真的挺忙不过来的,一会儿得做饭,一会儿又得洗衣服,再加上照顾孩子的各种琐事,简直是没有一刻闲着的。”
旁边李婶子忍不住问她:“那你为啥还搬出来住呢?明明可以留在老家,让孩子们多帮你一把的。”
王婶倒是觉得赵春花搬出来住挺好。
“她家的大孙子、二孙子跟这个孩子差不多大,要是不搬出去,云娘一个人得照顾三个小孩。”
这样一来,云娘的生活会变得更加艰辛,每天从早到晚都在不停地忙碌,根本就没有时间好好休息。
这才真是忙得喘不过气来。
云娘不仅要照料这三个孩子的生活起居,还得关注他们的教育问题,这样的压力对她来说确实太大了。
“那也是她的孙子啊,反正看一个也是看,多看两个也一样。”
李婶子直接地说出了心里话,她不支持赵春花搬家,在她看来女人这一生就得围着丈夫和孩子们转,无论再怎么困难都得忍耐,毕竟那是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哪能说搬就搬呢。
“我可没你那份本事,能把这一个照顾好就已经很不错了。”
李婶子一向是直爽惯了,赵春花也没跟她客气,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对她来说,照看孩子和教导孩子毕竟是两码事。
前者只需要确保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就行了,后者却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孩子的能力和性格,两者难度相差很多。
至少原来那几个孩子都很争气,学习也很不错,尽管儿媳妇对自己的决定有时候持不同意见,但总体来说她儿子还是很孝顺的,经常会帮衬她一把,让她感到很欣慰。
而李婶子家那几位儿子呢,简直是全听媳妇的话,生下孩子后就往老娘房间里一扔完事儿,从来都不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
所以那几个小家伙走起路来总是东倒西歪,一个个脏兮兮的,完全没有得到良好的照顾。
“我们已经养大了自己的儿子,就没理由再为儿子的儿子操劳。我又不是天生该吃苦的命。”
赵春花心中暗想,有些不悦地看着眼前的几人。
该是她的责任她不会推卸,但不是她的任务她也不会揽过来。
生活的重担本就已经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再多一些烦恼实在没有必要。
生活里总是充斥着各种艰难困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谁又比谁轻松多少呢?
“得了,你们俩接着剥豆子吧,我带孩子出去转一圈。”
赵春花淡淡地说了一句,然后转身走开。
她并不想继续跟这些人闲聊下去,那样只会让自己更加烦闷和苦恼。
按照记忆中的路线,赵春花抱紧孩子终于找到那个篾匠的住处。
那里离家不远,但对她而言也是个小小的探险。
最终,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巷里,她找到了那个小店面。
花掉了身上仅有的十文钱,她买了一个大斗笠一个小斗笠。
那个大斗笠做工朴实,边沿特别宽大,甚至可以完全遮挡住她整个头部包括部分肩膀;而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