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郡属江东六郡之一,地处长江以北,合肥以西,淮水以南,地域广大。
如今江东占据着以皖城为中心的庐江郡南部。
皖城以北,则被袁术的旧部雷薄、陈兰等人占据。
袁术死后,这块地域本来是个三不管的地带。
可随着刘兴占据了合肥,情势变了。
北方的曹操担心后方遇袭,可又因为大敌当前,没有多余的资源照顾南方,于是在谋士的建言下,采取了个折中的办法。
以朝廷的名义,招揽袁术的旧部,并且派遣一个可靠的人南下,督管这些袁术的旧部。
这个被曹操选中的人便是刘勋!
刘勋与曹操是旧友,后来投靠了袁术。
袁术败亡之后,他曾一度占据皖城,势力强盛,被孙策用计击败后,只能带着部曲北上,投靠曹操。
刘勋与曹操关系密切,代表了朝廷,又和袁术的旧部相识,与江东孙氏有仇,对于曹操来说,再合适不过。
北上投靠曹操不久,刘勋便再度南下,很快拉拢了雷薄、陈兰等人,占据了庐江郡以北的地带。
刘兴要北上,就必须先击败这股势力。
不然,在刘兴北上时,刘勋随时可能进攻合肥城。
就算刘勋没有这个胆子,可他若是率众骚扰大军背后的施肥水路,切断粮道,也是大患。
舒县。
得知江东的兵马已经北上时,刘勋还算沉的住气。
他心中早有预感,可没有想到,刘兴坐稳江东之主的位置后,会这么快就带兵北上。
“竖子!”
刘勋也是从十八路诸侯讨董的乱世之中混出来的,一身胆气,该拼命的时候,也知道要拼命。
否则,如今的城池土地就不再是他所有了。
他清楚知道,战争第一要义便是士气。
双方交战,绝对不能坐视对方包围自己的大本营,最好在第一时间,便能挫败敌军的锐气。之后的对战,便好打多了。
大军先锋为什么重要,而且都是各方势力的精锐在担任,便是这个道理。
在得知了前线的军情后,刘勋很快下令,大军集结。
除了雷薄、陈兰等袁术旧部的部曲之外,曹操还给了刘勋一支生力军。
一支八百人的骑兵!
依靠着这支力量和刘勋本来的部曲,刘勋才能在短时间内站稳脚跟。
刘勋尽集兵马,大概有五六千人!
在大军阵前,立马扬威。
“刘兴小儿,不过是仗着太史慈之力,这些年才有所成就。江东之地,吾所惧者,唯有孙策。今策已亡,此战,我必胜之!”
刘勋没有等待大军,而是依靠骑兵的机动力,先一步到达战场,侦查敌情。
来到舒水下游的渡口时,江东的大军已经占据了渡口要塞,此时,大军正在缓缓上岸。
刘勋带着本部八百骑,于高丘俯观。
刘勋在考虑,要不要趁着东吴军不稳,率麾下骑兵冲阵?
可在观察对方的军势时,刘勋却变得有些犹豫。
江东的大军队伍齐整,登岸过程中,没有一丝的混乱,而且早有大将,率部登先,一上岸,便带队扼守住了险要之地。
正是程普。
程普也发现了刘勋的骑兵,不过他没有第一时间进攻。他很清楚,刘勋不过是一道小菜,是刘兴担任江东之主后,立威之战。
之后,北上寿春,便可少了许多阻力。
所以,万事求稳。
刘勋心中,数次想要率部冲击一下,可都忍住了。
东吴军队的构成大部分是水军和步军,骑兵是少数。
可这并不意味着如今东吴的骑军便如日后一样,和曹操、刘备麾下精锐的骑军有着代差。
事实上,当年孙坚在十八路诸侯中,战力是独一档的,其部曲能够和西凉军的铁骑正面对战,不落下风。
这很大程度,归功于程普、韩当两人,以及麾下的幽州骑兵。
如果按照历史的轨迹,孙策传位孙权。孙权因为年少,位置坐不稳,需要依靠江东士族支持。
在对外作战上,东吴军也更加保守。江东的军事目标放在江夏,那么水军便是第一建设需求,花费巨大培养困难的骑兵自然靠后。
等到赤壁之战时,当年跟随孙坚、孙策两父子的老兵,差不多都已经凋零。
那时,北方在曹操的统治下稳固,不会再有大规模的民众向着江东迁移。江东想要建立一支精锐的骑兵军团,从人才角度上说,便不可能成功。
如今则不一样,程普、韩当两人麾下的幽州老兵,还处在能打的年纪。
刘勋自然是见识过孙坚、孙策两父子的战力的,也知道跟随着他们的程普、韩当两人的部曲,不是这么容易啃的。
刘勋只是有些意外,孙策死后,江东交到了外姓之人手中,可孙氏的旧部,战斗意志没有随着易主而变化。
如今这些幽州骑兵,一马当先,气势不弱于往常。
就此冲阵,若是赢了自然一切好说。
可若是输了,该怎么办?
这八百骑毕竟是曹操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