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重生之我的奋斗> 第二百一十一章 华芯S1芯片流片成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一章 华芯S1芯片流片成功(1 / 2)

芯片流片,就是芯片的试产,和任何产品的开发前期要试产是一个道理。只不过,相比较其他产品,芯片的制造难度太大,所以格外与众不同。

随着技术的进步,芯片流片的成本得到了显著的下降。

这里面的技术进步,一方面是机器设备、工艺技术等;另一方面是流片方式的进步。

2010年之后,晶圆厂出现了一种MPW的方式,也叫多项目晶圆,就是很多公司、很多芯片方案全部放在一个晶圆上进行生产,这样就不用每个公司的每一种芯片方案都专门去制造晶圆。如此一来,流片费用下降了90%多,也大幅度下降了芯片的研发成本。

当然,即便如此,流片的成本对于太多的公司来说依然非常昂贵,承担不起。

华能时代第一次流片在芯片方案设计完成之后还拖了将近半年时间,除了TJD的原因之外,也在于要等上车时间。

MPW的方式降低了费用,那自然是要等多个公司凑齐了才能开始流片。

就像旅游车一样,游客全部到齐了,旅游车才会启动。

整个流片过程,华能时代的人有限参与了其中,80%的内容是参与了的,但那些涉及到机密的技术和细节,华能时代的人被屏蔽了。

尽管华能时代是TJD的客户,但TJD其实才是掌握主动权的存在。

对此,包括杨帆在内,都没说什么。

只一直跟进的黄颖很是不忿的对杨帆表示:“这哪里是供应商啊,这是大爷!老板,你之前力主和中心国际合作,我现在觉得简直不能太对了。”

华能时代芯片公司和中心国际的合作也在展开,因为整个手机包括围绕手机的各种电子配套产品不止手机芯片一种芯片,还有太多的芯片要自主研发,包括但不限于:电池管理芯片、电源控制芯片、无线电收发芯片、存储芯片、音频处理芯片……等等等等。

这些芯片,需要的制程能力不需要太先进,有个28纳米甚至40纳米就足够了,没必要和TJD合作,直接和中心国际合作就足够了。

目前而言,中心国际虽然技术能力较弱,管理也处于一种不太清晰的状态,但对比TJD还是要好上太多的。

首先,正是因为中心国际技术能力较弱,所以心态上会放得较低,对于客户是真的当客户来对待,不会出现店大欺客的现象;

其次,中心国际是国家芯片战略的重要一环,它目前的管理只是因为张如金博士被TJD搞走了导致的,真正的“要下大力气发展、追赶国际一流水平”的初心是没有变的,所以它目前的不清晰管理并不影响合作,更不影响未来的趋势是一路向好的。

事实上,哪怕是杨帆这个只站在芯片门外看的人也看得到,中心国际在和华能时代合作的过程中,基本上是有求必应、有问必答的这样一个地步。

如此对比之下,也难怪主要负责人的黄颖生出很大意见。

整个流片的时间持续了两个月,第一款独立设计的芯片样品终于回到了内地。

又经过了好些天的封装、测试,芯片样品终于在2013年开年的第一天回到了华能时代,一部分送到了京城和燕大合作的集成电路研究中心,一部分送到了江南省省城华能时代手机研发中心。

此时的杨帆正在京城,自然是第一时间看到了芯片。

指甲盖大的芯片,用的是TJD成熟的28纳米的制程,基于ARM的多核架构,是目前主流的四核处理器,采用了64位内存带宽设计,核心频率在1.6GHz~

“某为的K3V2芯片之所以失败,主要是他们选择的GPU兼容性太差,采用的是犹撒国Vivante公司的GC4000,虽然性能强大,但兼容性差反倒让它的强大性能发挥不出来不说,还连累了其它的性能。所以这一次,我们采用的是同样基于ARM的公版GPU,频率在533Mhz……”

黄颖给杨帆做着介绍,如数家珍。

杨帆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他这些天一直在这边学习,虽然说太多的东西理解起来很困难,但和芯片有关的基本信息还是知道清楚的。

这点,除了杨帆自身的努力和不断学习之外,也有赖于黄颖这个老乡和天才的讲解。

黄颖的确是天才,杨帆真的发现了。

在集成电路的研究方面,黄颖虽然如今还在读书,但不仅具备了成熟的芯片设计能力,而且拥有非同一般的见解,举一反三都不足以形容,完全可以说上一句“聪明绝顶”,在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让芯片公司内部的资深芯片工程师都为之赞叹不已的建议和想法,说这些建议和想法打破常规,想前人所不敢想。

杨帆在她的讲解下,对于芯片的认知不仅加深了,而且也有了许多的不一样的灵感,特别是和前世看到的相关信息一联想,让他也给公司贡献了许多芯片的优秀设计想法。

“开始测试吧~”

杨帆没有看多久,很快就让他们不用管自己,立即展开他们的工作,然后他作为一个旁观者兼助手,也在旁边学习着。

整个芯片的测试持续了三天,各项性能和参数都达到了设计的目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