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村口万童生的学堂,大门开着,里面有人说话。
刘父和罗宏往里面瞄了一下。
巧了不是嘛。村长正和万童生说着什么。
两人站在门外,思考着要怎么办,里面的几人已经注意到门外的两人。
万童生是个好客的,毕竟他人缘好了,多收几个学生也是一笔收入。
“是刘大叔和罗大叔,你们这是要去哪里啊?”
“万童生,万村长,巧了,我们也正好想过来拜访两位,跟你们打听一点事情。”
“那正好,我跟万童生也说完了,不如一起在这里坐一会儿?”
“打扰了!”
万童生把人邀请进去,院子中间有一个凉亭,凉亭里没有石桌石板凳。四人坐下正合适,本来还有两个男子,简单介绍认识了一下就离开了。
两人是隔壁村子的人,想送家里的孩子来学堂启蒙。刚刚就是来了解情况,并定下了两个上学的名额,学堂不是很大,虽然没有超过名额,提前来确定了总是好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有什么事情能帮上忙的,只管开口便是。万某一定知无不言。”万童生率先开口询问。
也许是看两人都不知道怎么开口。
刘父看了看罗宏,意思是让罗宏问,毕竟罗宏知道的多,就是不知道这个朝代的有什么不一样,还是不要随便乱说的好。
“是我们想了解一下科举考试的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在西部边境也是上过学堂的,只是我没有参加考试,确实是离县城府城太远了。我们村又跟其他村子不一样,很多事情都自给自足,靠近不丹国缅国边境,时不时的靠着跟边境集市做生意,日子过得也算是富足。村里的人识字之后也没人想着远离家乡,更别说考取个功名了。”
刘父补充道,“是啊,我们那边山里很多这样的村子,要不是西部大干旱,我们也不想背井离乡来到不熟悉的地方生活。估计老家是回不去了,不说回去花费的时间和金钱。就是回去后重新开始生活想必也更加困难。还不如就在这边安定下来,既然已经花了我们的全部积蓄,想要在这边安定下来,就要想法子生活,给孩子们也想一想出路,所以就想来了解一下科举考试的情况。”
“是的,我虽然没有考取功名,但从小也是熟读四书五经。有外出的商人带回来的书,我都会去借回来抄写阅读。一路上更是买了不少书,了解了不少的风土人情,时政策论也读过几本。
家里的孩子年龄还小,一时半会估计还达不到能去参加考试的程度。我首先就想了解下,我这个年龄能参加考试吗?”
“罗大叔你熟读四书五经已经很不错了。完全可以参加考试。我先给你讲一下这考试的第一级,也就是童生试。
不限制年龄,只要报名就可以去参加考试。一年举行一次,考试时间为三天,考完通过的就是童生,也就是有资格参加一个月后的秀才试。秀才试考六天,也是每年都能考。
只不过考过了童生如果没有考中秀才,第二年就失效了,要继续考童生试,考过才能继续考秀才。这是朝廷为了防止地方官员秀才试作弊设定的。以前是考过童生试没有考上秀才后面就能一直考,后来很多人不想每年继续读书,又只想拿个秀才学问的,就买通县令,作弊拿到秀才。
有一段时间考取秀才功名的人太多了。朝廷彻查之后才发现这个问题。一些考过秀才的重新参加童生试都考不过。”
“那可以买通县令,童生试难道不能作弊吗?”
罗宏有些不理解,有那个作弊的本事,什么时候都能作弊。
“童生试参加的人数比较多,而且出的题目大多是一些死记硬背的基础性的东西,考试难度不大,但是量很大。就算能买题回去,还是需要自己背诵下来。那么大的量想要带夹带答案进去也是不现实的。”
罗宏一听量大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看来童生试主要是考死记硬背,秀才试才会有阅读理解高难度的题目,“原来如此!那秀才之后呢?”
“罗大叔,我每年都考童生,到现在有十年了,依然没有考中秀才功名。至于之后怎么考,我也只是听县学的老师说过。
考取秀才功名之后,就可以去县学,或者去更高一级的学堂学习。参加在府城三年举办一次的府试,府试要考九天。我们这边基本上都是在四大洲的州府举行。府试考中即为举人。
考中举人之后,就可以参加由礼部京城贡院主持的会试,会试考中即为贡士。一个月之后就参加殿试,由皇上主考。考中即为进士,分一甲二甲三甲。由朝廷直接安排官职。”
刘父听的云里雾里,大致了解一些情况,但具体要分清楚什么是什么,还是有点混乱了。罗宏则是点了点头,秀才之后的考试每个朝代都大致差不多,只是这个朝代童生试考秀才这里有些不一样。
万变不离其宗。
“罗大叔,其实只要考中秀才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咱们一个都没有考中,整个镇到目前位置活着的秀才就只有三位,考中秀才的年龄都超过三十五岁。你这个年龄要报考完全没有问题。
开年三月份考童生,五月份考秀才,刚好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