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朝堂风云,艺术新策
在科技与艺术之花并蒂盛放于中原大地之后,墨染与谢允的目光并未从这广袤山河间移开,他们深知,若要让这繁荣之象深入骨髓,朝堂之上的谋划与决策,犹如沉稳的舟楫,将引领这盛世之船破浪前行。
这日,晨曦初照金銮殿,墨染与谢允并肩步入朝堂,诸臣早已恭立两旁,气氛庄严肃穆却又似隐隐涌动着期待的暗流。因近日来,艺术领域的革新举措已在民间掀起层层热浪,而朝堂之上,众人皆知,王爷王妃下必将有进一步的筹谋与布局。
墨染率先开口,声音沉稳而坚定:“诸位大人,今我中原科技昌明,艺术亦呈蓬勃之势。然此非终点,实乃万里宏图之开篇。本王与王妃商议许久,以为当于朝堂设立‘艺文司’,专司艺术诸事之统筹规划、推广弘扬,且制定相关典章制度,令艺术发展有轨可循,有序而盛。”
此语一出,朝堂之下顿时议论纷纷。一位老臣出列,躬身行礼后道:“王爷此议,虽立意高远,然老臣恐此举耗费诸多人力物力,且于朝政繁务之中,另辟新司,恐致机构臃肿,政令不畅。”墨染微微颔首,神色未变,耐心解释道:“大人之忧,不无道理。然艺术之兴盛,关乎民心所向、国风之立。今民间虽有热忱,若无朝堂引领规范,恐难持久,亦易乱象丛生。艺文司之设,意在整合资源,使绘画、音乐、舞蹈、戏曲等诸般艺术门类皆能得妥善扶持与管理,且可借其力,通连内外,扬我中原文化于四海。至于人力物力,当可从现有冗余之职调配,且艺术繁荣之后,所生之利亦将反哺朝堂与民间,此为长远之谋。”
谢允适时接过话头,目光扫视群臣,朗声道:“且艺文司之责,非仅止管理。将着力于艺术教育之推广,令我朝子民,无论贵贱贫富,皆有机会受艺术之熏陶。于各州府广设艺术学塾,遴选贤能之士任教,培育后生之才俊。再者,可组织各类艺术赛事与汇演,激励民间艺人精益求精,亦使百姓得以共赏艺术之美,凝聚人心,此乃国之根基稳固之道。”
群臣听闻,沉思片刻,又有大臣进言:“殿下,若设艺文司,其官员选拔标准当如何界定?又该如何监管,以防滋生腐败与不公?”墨染与谢允相视一笑,墨染道:“此问甚是关键。艺文司官员,当首重其艺术造诣与品鉴之能,可由民间艺界德高望重之人与朝堂共同举荐,再经严格考核筛选。而监管之责,将交予御史台与新设之‘艺文监督署’,二者相互制衡,确保每一项决策、每一笔资源皆用之得当,公正透明。”
谈及此处,朝堂上的议论声渐趋缓和,众臣似已开始领会此中深意与长远价值。然而,墨染与谢允的谋划远不止于此。
墨染踱步朝堂,继续道:“吾等亦思及,艺术之发展,需与百业相融合。如可令绘画技艺应用于瓷器烧制、丝绸纺织之图案设计,使我朝瓷器与丝绸,不仅质地精良,且艺术价值倍增,于海外贸易之中更具竞争力;音乐舞蹈可融入节庆典礼,丰富礼仪内涵,彰显国之气象;戏曲故事可改编为话本、传奇,传于市井之间,教化民众,启迪民智。如此,艺术方能深入生活,生根发芽,而非空中楼阁。”
谢允补充道:“此外,为鼓励艺术创新,当设立‘艺文功勋榜’,凡于艺术领域有卓越贡献者,无论士农工商,皆可入榜,赐以殊荣厚赏,使其名垂青史。而对于传承古老技艺与文化之家族、团体,亦将给予扶持与保护,使其香火不绝,传承有序。”
随着二人详细阐述,朝堂之上的氛围逐渐从质疑转为思索与认同。诸臣们意识到,这一场关于艺术的朝堂变革,并非一时兴起的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高瞻远瞩的战略布局,其触角将延伸至中原大地的每一寸山河,触及每一个子民的生活。
为了进一步说服群臣,墨染命侍从取来近日来各地呈送的艺术成果展示。画卷徐徐展开,那融合了多元风格的绘画作品,色彩斑斓且意境深远,无论是描绘市井百态还是山河盛景,皆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乐师奏响新制的乐器,融合了中原与西域风情的乐曲在朝堂间回荡,时而如春风拂面,时而似骏马奔腾,令众人如痴如醉;舞者轻舞长袖,身姿婀娜中透着豪迈与灵动,那是融合多种舞蹈元素后的独特魅力;戏曲艺人现场表演新戏片段,生动的故事、精彩的唱腔与新奇的表演形式,引得众人目不转睛,不时发出惊叹。
眼见为实之下,群臣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中原艺术发展的憧憬与期待。
墨染见此情景,神色凝重而又充满期许地说道:“诸位大人,艺术乃民族之灵魂,文化之瑰宝。今吾等站在这历史的十字路口,若能齐心协力,以朝堂之威,佐以民间之智与力,必能使中原艺术绽放出更为绚烂的光彩,不仅泽被当世,亦将流芳千古。愿诸公与吾等携手同行,共铸这艺术盛世之辉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