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晋庭汉裔> 第二十四章 黄钟之音(4k)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四章 黄钟之音(4k)(2 / 3)

与官秤,绝不会出错。”

“好!”刘羡向前走近几步,逼近辛冉,笑道,“请辛椽将这尺与秤,借在下一观。”

辛冉心里一阵发虚,但还是点点头,示意一旁的下属,把尺与秤交给了刘羡。

谁知刘羡看也不看,直接拿来了一个布袋,将这尺秤扔了进去,然后又拿来一张纸,现场磨墨,在纸上写着什么。写完后,刘羡拿着一个朱色印泥过来,对着辛冉道:“麻烦辛冉看看,我写得有没有错,如果没错,您就在上面按个手印。”

辛冉莫名其妙,接过纸张,看见上面写着自己刚刚说的话,声称袋中装的即是征西军司的官尺与官秤。

这时辛冉有些明白过来了,他有些啼笑皆非地拿着手中的纸张,对刘羡道:“你想跟我打擂台?”

刘羡脸色不变,他手中提着装尺秤的袋子,徐徐道:“你现在还来得及撤回你刚才的话。如若不然,你就按上手印,我们把这件事直接报到朝廷,我找太子,你找赵王,看看这袋子里的尺秤到底有没有问题。”

果然是这样!辛冉见刘羡如此镇定,不由在心中冷哼一声,无非就是依靠太子的权势罢了。在临行前,孙秀特地嘱咐过辛冉,如今是贾氏当政,根本不需要害怕太子,刘羡越是搬出太子,越是趁机打击太子党的好机会。

所以辛冉稍作沉思后,毫不犹豫地刮了刮印泥,盖下了指印,而后说道:“是非公道自在人心,刘县长想吓唬我,可我为国家做事,堂堂正正,可不会被你吓住。”

而刘羡则收下纸状,当着众人的面,将其捆起来,然后在封口处盖上胶泥和小印。

然后,他带着胜利者的表情说:“辛椽,您见过太极殿的编钟吗?”

面对这个问题,在场诸人多不明所以,不知道刘羡为什么突然转到这个话题。

辛冉还以为,刘羡是在炫耀自己的京官经历,以及在洛阳人脉深远,不禁冷笑一声,提醒道:“我是没见过,可又如何呢?刘县长就是见过,不也在夏阳当县长吗?”

“不,不,不,辛椽您误会了。”刘羡摇首笑道,“我是说,您知道朝廷是如何用太极殿的编钟定尺的吗?”

这句话一出,辛冉顿时慌了神,他不可置信地看向刘羡,又看向身边的这些随从,在场的大部分人都露出茫然的神情。

他们都不知道刘羡在说什么,但听得出来,似乎朝廷有一种标准定尺,放之四海而皆行的方法。

奇怪,难道不是朝廷说度量衡怎么算就怎么算吗?

刘羡也不卖关子,说道:“《汉书·律历志》中有载,我们现用的尺寸,源自于黍,一黍之广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所以,将一百粒黍米排开,就是一尺的长度。”

“辛椽,要不要我们现场量一量,我们县的这个官尺,对得上一百粒黍米吗?”

说罢,刘羡立刻把夏阳县的官尺拿来,然后从府库里挑了黍米,一粒一粒跟着排,细数下来,这个官尺能排出一百零六颗黍米。

辛冉见状,顿时松了一口气,像抓住什么救命稻草一般说道:“哈!我差点被你唬住了!这个方法,你自己的尺尚且对不上,怎么可能是真的?”

刘羡仍无丝毫急躁之色,笑道:“您先别急,现在县府各地偷偷加尺,早已不是秘密,对不上是正常的。所以在十年前,也就是中书监荀勖公荀中书执政的时候,他在太极殿内造了一套编钟,用音律重新标定了天下的度量衡。”

“音律?”

“您知道黄钟吗?就是十二律的第一律。”

“一支用标准九寸长、三分内径的竹管,吹出来的音,就是黄钟音。过长就会音沉,过短就会音高。”

“而竹管内所能容纳的黍米的数量,便是一龠,两龠为一合,十合为一升,这便是升的由来。”

“一龠应该能容千二百黍,而它的重量便是十二铢,也就是半两,这便是两的由来。”

“所谓的度量衡,就是取自音律,上合天意,下应民意,为我圣朝之神器,不可轻易改动。”

“您如今的尺和秤都在这里,我把它呈交给东宫后,制作一个九寸的竹管。然后与太极殿上的编钟比一下音高,再看看重量对不对得上您的秤,一切就真相大白了。”

“若这个尺与秤是对的,我就该死。”

“若这个尺与秤不对,到底是您该死,还是孙长史该死,或是赵王殿下论罪,这就是说不好的事情了……”

一番话说罢,辛冉已经是冷汗直流,此时明明是凉爽的秋天,可他却如置冰窖之内。他全然没有想到,这度量衡还有这样的讲究。

这也难怪,自曹魏以来,文坛就一直流行清谈和文学。导致文人们虽多熟读诗词歌赋,甚至能够写下不错的文字,但真论起对庶务的研究,却远远不及两汉。

正始年间,浮华达到极致的时候,以致于晋宣帝司马懿考察官僚,发现朝中四百余位公卿,能够写正经政论的人,竟不超过十人。

到了眼下,常人若是能通读《汉书》的本纪列传,就已经算得上是有才了。像刘羡这样,经过李密和陈寿教导,不仅精通术算,还对《律历志》、《食货志》都深有研究的,更是寥寥无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