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发行前一夜,
也就是5月29号晚,
陈永乐在电话里跟远在纽约的戴维·史密斯沟通发行的事。
因为时差的缘故,香江这边发行的时间在5月31号上午八点。
电话里,两人针对这次销量做了一個初步的预估。
主要是从第二周和第三周。
前一周,有陈永乐这位畅销作家的名头,又铺天盖地的宣传营销,
第一周的销量基本能够保证,甚至于第二周的销量也是在预计之中。
但第三周就是检验这部小说市场反响的时候。
“陈,公司决定了,如果你这部作品第三周依旧能够按照我们预估的保持住,公司决定冒险一试。”
戴维说的是贿赂美国教育部门这件事,只不过这种话不好在电话里直接说出来。
但陈永乐听懂了,有些错愕道:“这么简单?”
他还以为又要跟之前几次一样,讨价还价呢。
没想到这么容易就答应了。
随后,电话里传来带戴维·史密斯朗笑的声:
“简单?陈,你不会觉得自己的小说没有登上美国畅销榜,就以为成绩一般吧。”
“我告诉你陈,虽然你那部作品没有登上美国的畅销榜,但你却是实实在在的全球畅销作品。”
陈永乐不禁迷惑道:“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当然有区别。”电话那头的戴维·史密斯耐心解释道:
“一個全球,一個是一個国家,区别还是很大的。”
陈永乐无语道:“你这个解释,让我大为震惊。”
真是听君一席话,犹如一席话。
“你觉得我在说废话对吧?!你不用忍着,听我说完你就知道了。”
戴维听出陈永乐的偷笑,却没有在意,于是讲述起其中缘由。
简单点说,个体国家的数据水分很大。
尤其是美利坚这种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市场被兰登书屋、哈珀·考林斯这种五大出版社垄断的情况下。
根据美国图书检测机构给出数据,这五大出版社一年最低出版的新书高达十万种。
这里面每一部书销量的数据其实有待商榷的。
很多时候出版社和线下销售渠道商们是串联在一起,
当普通人走进书店,首选的肯定是畅销作品,
但其实,你以为是畅销作品,真实数据超乎你的想象。
而全球畅销这个数字他们很难去控制。
如果一本书真的不好,即便上了美国的畅销榜单,
并不代表其他国家也愿意买账。
毕竟书商是为了赚钱。
你要真质量不咋地,卖不出去,他们也不会傻不拉几的掏钱。
所以,陈永乐这个全球畅销小说作家的身份即便是美国也很吃香。
当然,全球销量的数据也是有水分的。
只不过,相对来说要比地方性好很多。
听完戴维的解释,陈永乐非但没有感到高兴,隐隐还有些担忧。
“那我们现在发行的小说,会不会被他们这些本地巨头出版社给阻击?”
戴维很肯定道:“阻击是在所难免的,可能会用些我刚讲的畅销数据来进行打压,不过你放心吧陈,我们麦克米伦出版公司也不是吃素的。”
说到底,出版社更多的是与书店,零售店等线下渠道之间一种合作。
他们可以帮着这些巨头公司造成某部小说畅销的假象,毕竟这样一来他们自己也会得利。
但如果真有一部小说凭实力受到欢迎,他们也不会故意阻拦。
这对他们来说是损失。
当然,必不可少的宣传肯定是要有的。
这也是今天戴维打电话过来讲的主要目的。
陈永乐这个全球畅销小说作家的名头很不错,又没有公开在国外媒体上露面,
保持着作家的神秘感,
是前期最大的噱头。
如果小说质量得到市场的认可,
那他们愿意尝试着“游说”美国教育部门,让他们以儿童读物的形式进行推荐。
为什么不现在就开始呢。
主要还是这里面有风险。
你一上来就这么搞,万一市场不吃这部小说,那必将会受到同行的打击。
这不仅仅关乎陈永乐个人的声誉,也关乎到他们麦克米伦出版公司的形象和口碑。
可如果销量不错,口碑也不错,那就不叫“游说”,
而是真正的推荐。
和戴维·史密斯通完电话,陈永乐又给罗斌去了一通。
将自己跟戴维之间的谈话,简单的讲了一遍。
罗斌担忧道:“阿乐,其实你大可不必如此冒险,以你现在的知名度,再过个十来年,一样可以成为当世瞩目的人物。”
陈永乐点点头:“罗生,你的意思我明白,放心吧,我等得起。”
如果《哈利波特》市场反应一般,那他就等。
等哪天好莱坞六大上门,亦或者等以后谋求更加合适的机会。
反正已经出版,这部小说就是他的了,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