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正:“见过李贵使,我是大明新闻司上品记者颜正,今日将由我对您进行专访,这篇报导最后会刊登在《大明官报》之上,您没有疑问的话,我们现在就可以开始了。”
李元:“我明白,开始吧。”
颜正:“首先欢迎李贵使来访大明,不过这应该不是您第一次来咱们大明吧,我听说您与我大明早有渊源。”
李元:“呵呵,确实不是第一次,我曾经是第一批来到大明的李朝留学生,曾经在关中大学渡过了很愉快的学生生涯,直到今天依然让我怀念,即便是作为使者,这也是我第二次来访了,大明依然是让我魂牵梦绕的土地。”
颜正:“原来如此,那这么说,您也可以算是我们领袖的学生之一了。”
李元:“能称呼许圣人一声校长,这是我莫大的荣幸,因为许圣人一直都是我最为敬仰的贤者,至于原因,我想这不必多说了。”
颜正:“相信领袖看到曾经的学生能成为一国之重臣,也会由衷高兴,贵使您这次再访大明似乎在京城游历了数日,不知道对如今的大明是什么样的感受呢,和曾经一样吗?”
李元:“嗯我觉得,许圣人革新之后的大明,更加开放和自由了,在京城看到的一些事情,让我觉得十分震惊,也因而产生许多感悟,来到这里亲眼看过之后,我才明白许圣人做的究竟是多么伟大的事情。”
颜正:“贵使这次来访,是商谈李朝内附的相关事情,来到大明之后,您对内附是更有期望了呢,还是觉得需要更谨慎的考虑呢?”
李元:“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这一次来了之后,我坚信世界的未来就在华夏,我李朝本就是华夏分支,内附也不过是支流入江这样顺理成章的事情而已,我李朝从上到下,都无比期待着这件事情。”
西安街头的一座酒楼里,说书人拿着报纸就给不识字的客人们念着里边的内容,今日《大明官报》的头版赫然是一篇专访稿,专访的对象却罕见的是大明之外的人物。
在如今李朝谈及内附的前提下,朝廷有必要先探出一些风头,让大明百姓们慢慢接受这个消息,那么让李元这么个代表人物进入他们的视野,就是很好的一种选择,所以才有了这么一篇专访。
毕竟一国内附不是小事,一声不吭抛出个重磅消息那就有点草率,自然要向外界透透风。
这里所在的酒楼却也来头不小,据传闻当初建业皇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初下西安,便是在这家酒楼吃的饭,也是在这里第一次听到许良的名字。
此事无从得知真假,但还是很受西安市民追捧,毕竟与这里有关的两个人,都是他们心里最敬爱的两个人,一直以来这里的客人都不少。
如今一听这篇专访稿,整个酒楼顿时议论了起来,饭食酒客就爱说这些不着边的大事。
“嘿,那安南内附咱们大明才多久啊,现在连李朝都要跟着来了,怎么以前一点动静都没有,一到咱们许圣人临朝了,就全都过来凑热闹,当真是圣人的脸面大不成?”
“那可不得脸面大吗,这天下人别管大明还是海外的,听到咱许圣人的名字,哪个不得拱拱手啊,这什么李元不就是咱圣人的学生吗。”
“嘁,这算个什么学生,跟那些关中大学毕业生天天喊着圣人子弟一样,上赶着硬蹭而已,这要算学生那许圣人的学生海了去了。”
“真的圣人子弟,不就是咱大明科研院的兄妹院长吗,对了,后来不是又收了一个叫什么于谦的来着,这小子能做圣人的关门弟子,倒是好福气,就是近来没怎么听过他的消息。”
众人一顿乱七八糟的议论,说话之时都是眉飞色舞,可以看得出来每个人心情都很放松和高兴。
这内附的事情,虽然和他们小民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就是让他们觉得舒坦和长脸,眼看大明都不用动用武力,都有小国上赶着献土归制,这无疑让他们与有荣焉。
若是以前,这种事情顶多也就是让他们爽快一下,但也就那样而已了。
现在他们听到这种事情,那种心情就截然不同了,因为如今的大明朝廷,是代表着他们的朝廷,朝廷在做的事情,就是他们在做的事情。
只要是听到对大明的好事,他们都像是自己家里捡到钱一样的感受,那种参与感荣誉感十分强烈。
有人说着说着,就蹦出来一个猜测:“你们说这安南和李朝内附,会不会只是一个开始,我怎么觉得以后这种事只会越来越多。”
这立刻就引得别人回应:“那当然了,能做我大明的子民,就是最幸福的事情,要不是许圣人解放咱大明百姓,咱们的日子比他们也过不了多好。”
此言一出,顿时引起了众多人的共鸣:“自从许圣人执掌内阁以来,咱大明的气象立刻就变了,那朱允熥若是老老实实听许圣人的话,何至于沦落到扫大街的地步,放着这么好的圣贤不用,真是不知道自己有几两重,现在知道老实了吧。”
如此直言讥讽朱允熥,搁以前那一定是天塌的事情,现在众人都是习以为常了,但还是有些遗老遗少听不得这些。
就见一个角落肚子吃饭的儒生,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最后还是忍不住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