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放权不仅对他自己是一件好事,对现在的阁臣们同样也是好事,毕竟这权力就是下放到他们手里,他们就是直接的受益人。
并且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内阁在朝廷事务的权重越来越高,以后阁臣的地位也会跟着越来越高,毕竟这让文官从原本的执行层上升到了决策层。
而同样是内阁官员,虽然几个人在这里面身份似乎相同,但实际上却也是有差别的,殿阁大学生身份没有高低之分,但是官员本身却天差地别。
黄子澄这些天就明显感觉到许良已经事实上成为内阁默认的首领,这其实并不奇怪,因为在朝廷变法改革的大前提下,朱标选定的阁臣几乎都是变法党官员。
即便是解缙这个中间派也和许良关系紧密,唯独只有自己这么一個旧党官员苦苦支撑。
这让黄子澄有了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以他的眼光当然看得出来朱标改组内阁的目的,无非就是把原本的宰相拆分成一个内阁机构,这样既不用担心宰相篡权,皇帝的工作也能分担出去。
但问题是这内阁重组才几天而已,他就在许良身上看到了宰相的影子,那当初裁撤宰相的意义是什么呢。
如果许良知道黄子澄现在的想法,那他一定会对黄子澄的预见性竖个大拇指,作为后来者他十分清楚所谓内阁也只不过是一个理想的设想,权力总会趋于集中,现在看着内阁成员似乎权力相对平均,但随着时间发展这内阁一定也会像原历史一样,出现与宰相一般的内阁首辅。
内阁重组完全是朱标自己的进行的举措,许良也只能感叹历史强大的惯性,皇帝毕竟不是机器,把天下所有事务揽在自己怀里这并不是科学的政事结构,就算今天朱标还能继续硬挺着,那后面的皇帝迟早也要绷不住想法子,不是人人都是劳模皇帝的。
即便是现在内阁刚刚重组的时候,许良已经开始感觉自己的权力膨胀,虽然现在没有正式的内阁首辅名头,但实质权力上已经比较接近了。
这并不是许良刻意的去揽权了,而是权力天然趋于集中,好在现在只是一个苗头不至于让自己膨胀到威胁皇权的地步。
而现在的内阁虽然只是一个重组不久的机构,但实际上暗地里也有一些暗流涌动,当然这种暗流主要是对黄子澄来说的,他明显感觉到了其他人对自己的针对。
帝国的政务确实很多,自从他们几人入阁之后立刻就感受到了朱标曾经的工作压力,而这也让他们更加佩服朱标了,这种工作量还能撑这么久,这皇帝已经是相当变态了,别说一个人处理了,他们几个加起来都感觉到十分吃力。
这大量的事务里各种类型都不同,需要进行工作分配,而黄子澄就发现每次自己分配的任务都是那种格外繁重和麻烦的事情。
许多事情并不是脑袋一拍就能决策出来的,例如如今涉及到海外诸国的一些利益分配的事情,例如地方上查出贪腐这种得罪人的事情,又例如各地一些少民骚乱的奏报,以大明这样庞大的体量来说这样乱七八糟的事情并不少,而且每天总有不重样的麻烦。
偏偏这样的事情必须得认真思考,他们各自处理的奏疏都要署上自己的名字,若是对策处理不当的话可以直接追究到他们个人头上,获得权力的同时也要背负着相应的义务,所以他们必须打起精神给出正确合理的处理方案,不然到时候被皇帝问责多了那也不好看,若是让皇帝产生了你能力不够的想法,那基本也就意味着仕途走到头了。
但对黄子澄来说把这样麻烦难办的事情都一一做出方案,他还是能够做到的,只是这效率也就上不去了,这同样是黄子澄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到时候皇帝一看,哟,别人随随便便就交上来这么多的工作成果,怎么你黄子澄就跟难产了一样,是不是上班偷懒了,是不是没有端正工作态度?
既然你干不好这个活儿,那就退位让贤给其他更有能力的!
这种结果也是黄子澄万万不能答应的,如今就是傻子都看出来内阁有多么重要了,自己已经跻身其中那说什么都要赖下去,所以无论多么艰难自己也必须把事情做漂亮,不能让皇帝怀疑自己的能力!
这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连续几天黄子澄都在高强度工作,在内阁公房的时候他几乎是气都不喘一下,饭也是囫囵吃个几口,全程没有任何停歇的处理那些麻烦且难办的公务,即便是下了班回家,他也在提前为明天的工作而努力,每天都是秉烛到深夜才能入睡。
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几天已经让他吃不消了,到了现在已经是顶着两个巨大的黑眼圈,还有一副精神萎靡的状态在内阁强撑。
黄子澄完全是一种焦头烂额的状态,心里更是对许良他们愤恨无比,这是什么,这是妥妥的职场霸凌啊!
他很想向皇帝去控诉一番,但是这种事情在明面上根本就挑不出毛病,他也没办法证明其他人在针对自己,就这样去告状只能拉低自己在皇帝心里的形象,这让他只能含泪忍受着。
而这只不过是庙堂斗争的最低级手段,但已经让黄子澄无法应对,这就是身份地位差距带来的结果,面对以许良为首的变法党针对,黄子澄在内阁想自保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