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九年的马六甲海峡,已经在这里驻军数年的南洋舰队拦截住了一支比较特殊的船队,当大明海师士兵经过询问之后方才得知这是一支从西方一个叫做奥斯曼帝国驶来的船队,船队上似乎还有他们的大臣,这些人此行竟然是千里迢迢前来拜见大明皇帝的。
鉴于他们正式的官方身份,船队里的奥斯曼大臣得到了南洋舰队首领郑和的召见。
当塞尔吉见到郑和的时候,他的内心是无比震惊的,谁能想到这样坐镇一方的将领居然会如此年轻,他并没有看出郑和太监的身份,还以为郑和是大明的贵族子弟。
而双方在通译官的帮助下进行简单的交谈后,他更发现这位大明年轻将领居然和自己有相同的信仰,这更让二者拉近了一些关系。
“尊贵的将军阁下,在下是奥斯曼国的事务大臣塞尔吉,此行是代表我国向大明尊贵的皇帝陛下表示敬意,虽然我们两国遥远相隔东西方向,但我们的先祖曾经也是从东方而来,所以我们曾经是有过渊源的古老文明,今日我们意愿再度与华夏重建联系,重现久远时期双方那珍贵的友谊!”
听到塞尔吉这番话,郑和这才知道原来他们都是突厥人,若是如此的话所谓历史渊源还真有可能存在过,只不过华夏与突厥的渊源恐怕不像对方说的这么友好,实际上那是一种充满了铁与血的历史与故事。
但那都是不知道多久之前的事情了,如今相隔遥远时光双方能再度联系起来,还真有一些奇妙的感觉。
郑和突然想起来,教官许良曾经在《天下地理志》似乎对这个奥斯曼国有过一定的介绍,突厥人在遥远的地方建立起一個强大的国家,曾经一度和那个不可一世的帖木儿国掰过手腕,只不过最终却惨败于帖木儿的手上。
如今帖木儿国因为帖木儿的身亡已然陷入内乱,这个时候奥斯曼国却找了过来,真的只是为了拜见大明皇帝吗?
虽然在信仰上郑和与对方相同,但是这并不会让郑和忘记自己的立场,自己首先是个大明人,是大明的水师将领。
“马六甲海峡所属大明管辖,贵国正式来往自然可以通行,但只有商船或者使节船只方能放行,至于贵国随行的护卫舰船则只能远路返回或者在海峡外滞留,并且阁下随后也只能行驶固定航线前往我国,贵使能做到这些事情,那么本帅便会开关放行。”
郑和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并没有因为其他的原因给对方任何方便,事实上他没有向塞尔吉要通行关税就算不错了。
马六甲海峡如今已经完全被大明实控,而这个地方除了海上的军事战略价值,还有巨大的商业价值,作为来往商船的必经之路,大明光是靠着这一个海峡收税都能赚的盆满钵满。
只是这样一来塞尔吉脸色就有些难看了:“我国舰船只具备基础的武装而已,随行也不过是为了保障我方安全,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威胁,阁下或许不必如此紧张。”
郑和平静道:“进入马六甲海峡之后的所有海域都受我大明管制,贵方完全不必担忧安全问题,限制武装进入这是我方管制规定,这一点任何人都不能违反,还请阁下理解。”
塞尔吉皱起眉来,他看郑和这模样只怕是完全没得商量。
实际上这不是安全不安全的问题,而是面子的问题,虽然他言语上对大明保持了足够的尊敬,但是内心他并不觉得奥斯曼要比对方弱小,双方应该是平等的大国地位。
若是对方连这么个小问题都不愿意让步,只能说明对方似乎并不把奥斯曼看在眼里。
其实塞尔吉判断的没错,郑和确实看不太起所谓奥斯曼国,或者说身为大明将领的他根本不会把其他任何国家放在眼里,这几年大明实力膨胀的简直夸张,完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华夏帝国的模样了,他不觉得世上能有任何国家能与大明比肩。
只不过这种态度在塞尔吉看来就很难理解了,难道他们不明白奥斯曼是多么强大的国家吗?
即便是那个曾经无比强大的东罗马国(拜占庭)如今也匍匐在奥斯曼的脚下苟延残喘,也只能在君士坦丁堡苦苦支撑,当东罗马国灭亡之后,那么整个欧洲也将会在奥斯曼的面前瑟瑟发抖。
十多年前欧洲人还组建联军想要援救东罗马,但他们根本阻挡不住奥斯曼的步伐,在强大的奥斯曼前一举被碾碎掉了。
虽然奥斯曼随后在帖木儿面前遭受了一点不大的挫折,但如今帖木儿已经死去,奥斯曼放眼望去,四周已经没有任何一个像样的对手,帝国的崛起和制霸依然是触手可及的事情。
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度是任何人都应该保持尊重的,而大明区区一个将领居然敢看不起!
塞尔吉心里是不满的,他甚至想狠狠地呵斥眼前这个无知的人,怎么能有人孤陋寡闻到不知奥斯曼之威名呢!
但是考虑到此行的目的,还有大明也是传闻中一个强大的国度,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忍耐,一时的委屈算不得什么,终有一天大明会懂得尊重强者!
“我想我们能够遵守这些规定,希望将军阁下能尽快让我们通行海峡!”
“如此甚好,稍后会有我方人员为贵使指明后续的固定航路,贵使可在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