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火炮真的能改良成许良所说的那样,造价降低,性能加强,那么只要不是傻子就都能知道这玩意儿好不好用了。
许良敢夸下这个口,朱标就不会怀疑:“如果真的能做到这种地步,火炮固然会成为优秀的战争武器,只是火炮多用于陆战,海上用炮这却是闻所未闻,真的能行吗?”
许良道:“火炮能在陆地上打,那一样能在船上打,只要我们满足了船炮的精准度,那么船只也就具备了远程攻击的能力,接舷战和撞击都会成为历史,未来大家能比拼的就是火炮射程远近精准程度和威力大小了。”
老实说,朱标初时觉得许良的想法异想天开,船上装火炮怎么看怎么怪异,但是认真思索一下,他又觉得未必不行。
其实只要船只结构合理,船体足够大,那么船上也能和陆地一样稳当,至少给火炮提供稳定的发射条件还是没问题的。
而且船上装火炮完美解决了火炮运输的难题,因为船只本身就是运输工具,所谓的战舰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海上移动的炮台。
如果说许良的设想具备可行性,那么未来的水战会是什么样子,敌我双方的船只都不会直接接触,两边直接在大海上移动对轰,谁打的远打的准打的痛,那谁就能赢。
甚至到最后双方士兵都不用打照面战争就结束了……
朱标按照许良的设想进行了一番推演,事情就只能往他想象的这个方向发展了,但是这样打的是個什么仗,连敌军士兵都看不到就结束了,这叫打仗,这不是纯粹拼装备吗?
朱标也不知道自己推演的是对是错,反正他能肯定如果真按照许良这方法去搞,那以后打仗肯定要大变样了。
而且他还敏锐的注意到一个问题:“如果火炮真的能提升性能,那么不仅是在海师上能够应用,恐怕地面作战一样可以吧!”
“殿下英明!”许良自然的给上一个马屁,然后才道:“其实地面作战对精度反而不必要那么高,臣以为火炮在地面战场的角色定位,应该是弓箭阵列的上位替代,那么我们应用火炮的思路应该是和弓箭阵列类似的,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组建专门的火炮兵团进行密集齐射,只要威力和射程足够大就行,精度就算相对差点也完全可以接受。”
弓箭的上位替代,以弓箭的战场定位来应用火炮?
朱标一下子就惊住了,火炮这玩意儿还能这么理解的?
弓箭阵列在战场来说并不是依靠精准射击依次狙射敌人,而是在敌军密集阵型冲锋时以齐射的箭雨形成大量的杀伤,可以说是接刃之前最重要的打击手段了,而且往往只有那么一两波的机会。
如果把弓箭换成大炮,组成专门的炮兵军团,然后在敌军冲锋时进行密集齐射,那落下来的就不是漫天的箭雨了,而是漫天的炮弹!
朱标忍不住打了个哆嗦,那会是个什么场面,想想都觉得恐怖。
而且他越想也越不对了,原本不是讨论海战吗,怎么感觉一旦火炮改良好了,它在陆战上起的作用甚至更大一些。
朱标可不是不懂军事的小白,好歹也是看着朱元璋一路南征北战走过来的,士兵的战备训练,战场的实际作战,后勤的运输管理,装备的制作维护,基础的战场调度打法等等事情他都是懂的。
只要稍微想想,如果战争真的变成那种情况了,大炮甚至会成为战场胜负的决定性因素,未来不仅水战的形式要变,陆战的战争形态更要翻天覆地。
一个武器的改良,真的能决定战争的演变吗。
这种事情朱标很怀疑,但看着眼前的许良他又觉得说不定真的能行,许良带给自己的惊喜已经足够多了,或许不应该再怀疑他的眼光和能力。
沉思片刻后,他问道:“你所谓的改良型火炮,具体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能打多远,有多准,威力有多大?”
许良也是想了想,给出了一个大概的回答:“微臣初步的构想,极限能力的话打个几里路应该能行,但是极限距离误差会很大没有太多的实战意义,如果控制距离打个一里之内的范围,可能误差就只有十米之内了,那样的话就足以在战场进行应用了,大范围火力覆盖之下,这样的误差完全可以接受!”
朱标一听直接眼睛一瞪,差点没喘上气来,许良报出来的数字让他难以相信。
打几里远,这是炮能打出去的距离吗?
就算打这么远精准度达不到,那也很夸张了好吧!
而且只要控制作战距离,一里距离十米左右的误差,那就完全可以接受了,这在朱标看来已经准的不可思议了,至少这年头真正远程武器还不是炮,拿来对比的话应该是用投石机比较合适。
投石机的射程才多远,不过一两百米也就到头了,而且石炮落在哪里只有两个字,随缘,根本就不存在精度这个概念。
这样的武器如果大量装备到军队里,组成专业的炮兵军团,打起仗来会是什么样子,朱标想想都觉得头皮发麻。
“当然这只是微臣的初步设想,最终成品出来的性能可能与这存在差异,但也应该不大,而且未来随着对武器的持续性研发,火炮的性能也一样能慢慢提升,也许有一天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