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走在纺织工厂当中,眼前所见,工人们丝毫不做停歇的进行操作,一台台的纺织机器在他们手里飞快的运转,随便一个机器操作个好一阵,都能同时产出几十卷的棉线。
而于此同时,后面的织布机立刻就把这些棉线消化掉了,织布机咔擦咔擦的声音响個不停,飞速来回运动带动棉线编织,最终成为绵长的布匹。
到达一定长度之后,后面就有工人立刻进行收纳卷绕,成了整皮的棉布。
整个厂房里一切都规划的合理清晰,一台织布机需要多少台纺纱机同时工作才能保证棉线的供应充足,这些都已经计算妥当,整个生产工序都安排的满满当当,就如同流水一样流转不息。
解缙一边看,一边拿着本子描绘现场的场景,文辞当中他毫不吝啬自己的惊叹之语。
他也是第一次亲眼看到真正意义的工厂内部,这种机器和人力结合,整个工序上下分工的严谨配合,让他感受到一种精密和紧凑的气氛,人似乎变成了里面的一个零件,他们组合在一起操控着机器,最终爆发出继位夸张的产能。
按理来说,这样的工作节奏,工人们都很难喘的过气来,应该会觉得非常疲惫和枯燥。
而解缙此时看到的场面,却是每个工人都劲头十足,他们彼此吆喝着号子,工序上的配合默契而又快速,极有效率的完成各自的工作。
他也知道工人为什么能保持着这么好的今天,早在之前工人休息时候,他就已经进行过采访了,对于工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状况,他也算是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工作虽然比较辛苦,工厂的生产安排在工作之余也会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劳役结合保持着工人们的工作热情。
而且最重要是的许良给出的待遇足够丰厚,工人们有的吃有的住有的用,工地市场越来越多的商品可以供他们兑换使用,以前舍不得穿衣服,但是现在不仅厂里给发放了厂服,自己也有报酬可以兑换其他各式各样的衣服。
物质上的满足才是支撑他们劳动热情的根本原因,他们越来越适应工厂的工作,如果许良现在赶他们回去种田,恐怕没一个人愿意了。
种田那种朝不保夕的日子,远远没有这种安稳日子令人安心。
“走,我们去制衣厂看看,听说那里还都是人工生产,也不知道是怎么做到这么高的产能的。”解缙带着几个年轻记者,一路往旁边的工厂走了过去。
纺织厂和制衣厂本身就是一个工业类别的上下游,因此厂房选址也紧紧挨在一起。
两个厂房之间铺着固定宽度的木轨,来来回回有木板车带着满满当当的布匹运送到制衣厂,他们就跟着这板车走进厂房。
一进入到这里面,解缙和身后的几个记者都是一惊,这里面的工人太多了!
一眼望去,无比宽阔的厂房密密麻麻的都是人,他们在长条形的工作台上穿针引线,手脚麻利的快速进行缝制。
在这里,解缙看到了什么叫真正的流水线,每个工人都在进行缝制工作,但是每个工人也只负责整件衣服里极其微小的一步工序,完成之后他们就会把手里的工件推到下一个工人手里。
一看到这种生产模式,聪明的解缙立刻体会到其中的妙处。
一个人若是要独立完成缝制一件合格的衣服,这对他手艺的要求一定是不低的,而且要把控整体的缝制这也需要不少的时间才能完成。
但是通过拆分整个衣服的缝制工序,每个工人只需要负责很小一部分的固定缝制,这一下就把工人技能的要求降到了很低的程度。
十个手艺娴熟经验丰富的老裁缝师傅不好找,但是十个掌握基础技能的裁缝工就好找多了,甚至自己培养也费不了多大的事情。
而且拆分工序之后大家只负责自己的工作部分,整个生产效率都提高了,每个生产线也都有质检存在,根本不用担心品控问题,相对于传统的手工生产来说,这种生产方式优点实在太多了!
越是看下去,解缙越是佩服许良的能力。
前面两个机器工厂本身也就算了,经过许良实验室的改进之后,新式的纺织机器爆发的产能极为夸张。
现在连制衣厂这种纯手工工厂,经过工业化组织分工合作之后,一样能展现出强大的生产能力,这直接让解缙对他五体投地。
花了好一阵对工厂的生产情况做了大致的记录之后,他又趁着工厂的休息时间,拉着几个工人聊了一阵天,做了个简单的采访,随后就把剩下的工作交给几个下属了。
接手了报社以来,很久都没有和许良见过面了,而且这次找他来也有些事情要谈。
去了一趟建都衙门问了之后,解缙才知道今日许良并没有来工地,那么他会在哪里也不需要去猜了。
距离萧家村也不算远,一路慢悠悠的跑了过去,村子里的乡亲之前也见过解缙,倒也没有拦着,而是带着他去见许良。
只不过当解缙走进实验室之后,他才发现许良正在忙着其他的事情。
整个实验室的大厅都坐满了人,这里面都是实验室的记录员,也就是萧家村夜校出来的那一批人,还有另外的几个后面加入的老匠人,在人最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