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大明:我为天下师> 第214章 许郎中的话能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4章 许郎中的话能信?(1 / 2)

许良讲完话,劳工们也就陆续退出了会场,只不过相关的议论却是处处都响了起来。

许良说的东西虽然不多,但是内容对于他们这些泥腿子们来说相当具有冲击力。

“额滴娘嘞,那许老爷说迁籍和分配住宅,这都是真的?”

“不能吧,反正我是觉着不太对,俺们这种身份,也能做京都人?”

“就是,这可得好些年,家里没了咱们该怎么过啊,要我说还是回家种田才对,官老爷的话可不能全信!”

“俺还年轻,家里上边有父亲,下边有弟弟,倒也不缺俺一个,俺倒是觉着,管他是真是假,这不是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吗,先等等看再说,不行就走,若是还成的话,那也不是不能留下。”

“俺也一样,许郎中不是说了咱们干活儿时有报酬吗,那就算多做些工业不亏的呀,这儿又管饭又给报酬,回去还未必有这么舒坦呢。”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各自争论起来,对于许良的话他们基本上也就分为两個阵营。

年长的那一拨人或许是以前遭受过太多官府的毒打,现在对许良的都是持怀疑态度,他们完全不相信官府会突然变得这么好心。

以前的官府别说什么迁籍和分配住宅了,要使唤他们连解释一句都不需要,老百姓只能乖乖听话。

现在许良的表现在他们看来实在是太温和了,开出的条件也是他们完全不敢想的,这种前后的巨大差异,让他们本能的产生了怀疑。

不过年轻人却又不一样了,他们性子单纯简单,被许良三言两语就给说动心了。

那许郎中说这些话的时候那么诚恳,怎么也不该是骗人的吧?

不过他们也不傻,行不行的以后再说,先干上几个月就知道这里到底值不值得留下了。

若是有机会,他们都想留在西安城里,即便乡土观念浓厚,也依然挡不住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果能摇身一变成了京城人,还能得到一套分配的宅子,这将是他们所有人都求之不得的事情。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里干活原来不是白干,许郎中虽然没有明说有什么报酬,但只要有报酬,那就不亏,到时候再看具体都能赚到些什么。

......

而另一头的杨士奇全程听完整个讲话,等到许良下了木台之后,杨士奇立马笑着迎了过去。

“郎中,我总算是知道为何征发劳役要专门划定年龄,原来你是想留下他们长期做工,这样的话那确实是不能抽调各户的三四十岁的劳动力,他们都是各自家里的顶梁柱,把他们强留个几年的话,家都要散了。

也只有像这些年轻人一样,家里有兄弟的,缺他一个也不影响家里种田,就算咱们把他们用个几年也不影响关中整体的农业生产。”

这个事情当初杨士奇就觉得很纳闷,正常劳役的话实际上不是越年轻越好,真正壮劳力实际上是三四十岁这个阶段的。

这个年龄的汉子基本上处于体力和耐力的最高峰,很多年轻人干不下来的重体力活他们都可以。

但是许良的征人计划却偏偏绕开了最佳的劳动力,这就显得非常奇怪。

之前杨士奇就想问了,但是这事儿已经做完了,他也就憋住了,反正年轻人也能用,许良这么做大概是有他的深意。

如今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次征劳役是要征长工,那一切就说得通的,许良这一番动作无非只是把最好的劳动力留在了农业上。

这样做倒也没问题,说到底吃饭才是天大的事,做什么也不能耽误农民种田。

“不过属下还有一点不明,避开壮劳动力选择年轻人是最好的选择,但为何还要额外征用半百之上的劳力?

这个年龄的劳力已经很难承担繁重的劳作,这对我们工程的推进并没有显著的帮助,反而是我们多余的拖累,以属下看来,去除掉这一部分的劳力,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随着这段时间慢慢的熟悉事务,杨士奇很快就发现这个问题。

这个年头这个年龄的人,基本上已经是黄土埋到脖子的老不死,他们基本已经贡献不出什么劳动力来了,衙门反而还要给他们提供食物养着他们,这怎么看都是不合适的。

所以借着这个机会,杨士奇出于师爷的职责,提出了他自认为正确的提议。

许良看了他一眼,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

杨士奇不愧是未来的五朝元老,内阁首辅大臣,其能力之强是许良也不得不服的,老实说自己拿来做师爷确实有些大材小用。

不过能力强是一回事儿,他却缺乏了对底层民众的同理心,这些劳力在他眼里似乎并不是活生生的人,反而更类似工具般的存在。

许良倒也不好苛责他什么,这个时代的社会规则远比后世残酷的多,没多少人真的在乎底层百姓的生存状况。

“我们的工程大部分都是重体力劳作,但将来各类工厂开办起来后,也是有一些比较轻松的活计可以给他们做的,这些上了年纪的留在家里其实已经帮不了什么忙,反而变成各自家里的负担,而在我们这里他们却能产出更高的价值,同样也能减轻他们各自家庭的负累,何乐而不为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